老去高情独放歌,新亭结构近沧波。
狎鸥泛渚知人意,稚子应门喜客过。
山色湖光春浩荡,碧梧翠竹雨婆娑。
绝胜池上山公子,醉著江东白鹭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译文和赏析:

第一句:“老去高情独放歌,新亭结构近沧波。”

释义:

“老去”表示年纪渐长,不再年轻;“高情”指的是高尚的情怀或志向;“独放歌”意味着独自唱歌;“新亭”可能是指新的楼阁或亭子;“沧波”指沧海或湖水,这里暗指波涛。

译文: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依然保持着高尚的情怀。新的建筑靠近了大海,显得更为壮观。

注释:

  • “老去”(lǎo què):年老,这里表示诗人已经步入晚年。
  • “高情”(gāo qíng):高尚的情操。
  • “独放歌”(dú fàng gē):独自唱歌。
  • “新亭”(xīn tíng):可能是新修建的楼台或亭子。
  • “沧波”(cāng bō):沧海,此处形容水波浩渺。

第二句:“狎鸥泛渚知人意,稚子应门喜客过。”

释义:

“狎鸥”指与鸥鸟嬉戏。”泛渚”指在小洲上游玩。“知人意”表示了解别人的心意。”稚子应门”指小孩子欢迎客人的到来。

译文:

我与海鸥嬉戏在小洲上,了解人们的心意。小孩子热情地欢迎客人的到来。

注释:

  • “狎鸥”:戏弄或亲近鸥鸟。
  • “泛渚”:在小岛上游玩。
  • “稚子”:小孩子。
  • “应门”:欢迎客人进门。

第三句:“山色湖光春浩荡,碧梧翠竹雨婆娑。”

释义:

描述了春天时,山景和湖水的美丽景色。”春浩荡”指春天的景色广阔、浩大。”碧梧翠竹”描绘了绿色的梧桐树和竹子。”雨婆娑”表示雨水轻柔地摇曳。

译文:

春天,山色和湖水都显得非常壮观。绿色的梧桐树和翠绿的竹子在细雨中摇曳生姿。

注释:

  • “山色湖光”:山水的颜色和湖面的光影。
  • “春浩荡”:春天的景色宏大而宽广。
  • “碧梧翠竹”:碧绿的梧桐和翠绿的竹子。
  • “雨婆娑”:雨水轻轻摇摆的样子。

第四句:“绝胜池上山公子,醉著江东白鹭蓑。”

释义:

这里的“绝胜”意味着远胜过其他的美景。”山公子”指山中的贵族或山林中的隐士。”醉著白鹭蓑”描绘了一个沉醉于自然之中的场景,穿着白鹭的蓑衣。

译文:

远超过池塘上的山中贵族,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身着白鹭的蓑衣。

注释:

  • “绝胜”:远胜过其他所有美景。
  • “山公子”:山中的贵族或山林中的隐士。
  • “醉著”:沉浸在其中的状态。
  • “江东”:古代指长江东边地区,这里可能指代诗人居住的地方。
  • “白鹭蓑”:白鹭的蓑衣,蓑衣是一种用草或苇编成的衣物,用来避雨或保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