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仙遇起湖光,耸岭危峰出上方。
梵榻虚涵云影碧,禅心清对月波凉。
花开优钵青莲现,药就金炉石髓香。
千古灵源独来往,不妨世事几沧桑。
【注释】
仙遇湖寺:指佛教名胜地——灵隐寺。
当年仙遇起湖光,耸岭危峰出上方:指当年的灵隐寺是神仙们相遇的地方。耸岭、危峰指的是灵隐寺所在的山峰;上方指的是山顶。
梵榻虚涵云影碧,禅心清对月波凉:指在灵隐寺中修行时,僧人坐的“梵榻”(即僧床)空无一物,只有白云和月光映照其上。
花开优钵青莲现,药就金炉石髓香:指在灵隐寺中修行时,僧人用优钵罗花(即摩诃迦罗华)来净化身心,这种花生长在高山之颠,故又称为青莲;修行的人把金炉里的香料烧成石头一样坚硬,以供佛祖使用。
千古灵源独来往,不妨世事几沧桑:指灵隐寺的香火一直旺盛,千年不变。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灵隐寺中的修行经历。
首句“当年仙遇起湖光”,写当年这里曾是神仙聚会之地。“起湖光”,点明是湖光山色,为下文写灵隐寺的景色作铺垫。
第二句“耸岭危峰出上方”,写灵隐寺的地理位置。“耸岭”、“危峰”,突出灵隐山高峻陡峭的特点。“上方”,指山顶。
第三句“梵榻虚涵云影碧”,写僧人坐具的意境。“梵榻”,即僧床,“虚涵”意为空无一物,只留云影;“云影”又与“碧”相映衬,给人以空灵之感。
第四句“禅心清对月波凉”,写修行者的心性。“禅心”即修道之心,“月波”指月亮在水中的影子,“凉”字写出了月光如水,给人清凉之感,也表现出修行者心境的宁静。
第五句“花开优钵青莲现,药就金炉石髓香”,写修行者用优钵罗花炼制丹药,以及制作香炉的过程。“花开”指优钵罗花开放时散发出阵阵清香;“优钵罗花”又称摩诃迦罗华,生长于高寒山区,花呈青色,故称青莲。“石髓香”指将香炉中的香料烧成坚硬如石的物质,香气四溢。
第六句“千古灵源独来往”,写灵隐寺的香火一直很旺。“千古”,指从古至今;“灵源”,指灵隐寺的灵气之源;“独来往”,指历代信众络绎不绝,都来此朝拜、参悟。
最后一句“不妨世事几沧桑”,写修行者超脱世俗,不为世事所动。“世事”,即世间之事;“沧桑”,指世事变化无常。这句诗表达了修行者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佛法的坚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