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城东畔古台荒,风雨潇潇送晚凉。
叆叇山川迷远近,高低禾黍坠青黄。
冲开暮霭帆来重,叫破愁云雁过忙。
携酒登高应有约,莫教冷落妒重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的语句,根据题目要求概括出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在登高望远时有感而发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汴城八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首句写郡城东畔的“艮岳”景色:“晴云”,指晴日里天空的白云;“艮岳”是北宋徽宗赵佶为避暑于汴京而建的皇家花园。第二句写雨后天气凉爽,山峦和田野被雨水洗刷得分外明净,一派清新秀丽的景象。第三四句写登上高台极目远眺,只见:远处的山峰和近处的禾黍田都笼罩在一片暮霭之中,高低错落,一片青黄;天边飞来一队雁阵,叫唤着排成大字行,急匆匆地向前赶路。最后两句写诗人登上高台,看到这美丽的秋色,不禁想起了朋友,于是提酒相邀,约他同来欣赏这美景,但又怕友人因为自己冷落了重阳佳节而生气。
【答案】
译文:
郡城东畔的艮岳景色多么美好:晴朗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那山峦起伏,迷离在远近之间,绿草如茵的田野上稻子沉甸甸地低着头。傍晚,冲开云雾的帆影又渐渐出现;雁群叫着,从天空划过,忙忙碌碌地飞去。
赏析:
这是一首写登高望远所见所感的七言律诗。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图画。
诗的前两联写景。“郡城东畔古台荒”,点出了诗人所在之地——汴京(今开封)。“风雨潇潇送晚凉”,“风雨潇潇”是描写风雨声势之浩大的词儿,“送晚凉”则写出了风雨给人们带来的凉爽。这两句是说诗人来到这座古台之上,看着眼前风雨潇潇,顿觉心旷神怡。“叆叇山川迷远近”,“叆叇”是形容天色昏暗,看不清东西,“迷远近”则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处看远处的景物模糊不清,近处却是清晰可见,表现出诗人的心境。“高低禾黍坠青黄”,“禾黍”是庄稼的意思,“青黄”是颜色的意思,这两句是说,高低不平的原野上庄稼已经成熟,一片金黄,远远看去像是坠入了青色的黄色一样。
颔联写远景。“冲开暮霭帆来重”,这一句是说,当暮霭刚刚冲开的时候,又有几只帆船驶来了。“叫破愁云雁过忙”,这一句是说,那些南飞的大雁,叫声嘹亮,好像要打破人心头的愁云似的。颈联写近景。“莫教冷落妒重阳”,这一句是说,不要让人嫉妒我们登高赏景的好心情呀!尾联写诗人登高的感受。“携酒登高应有约”是说诗人提着美酒登高远眺,一定有个约定吧?“应有约”即“定有约”。“莫教冷落妒重阳”的意思是:不要让那美好的节日因你的冷落而变得黯然失色吧!
此诗前两句写远景,后六句写近景。远景写得清空疏朗,近景写得细腻生动,动静结合,虚实兼备,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和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