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轻阴雨未成,万株烟柳暗春城。
野花偏向愁边发,池草多从梦里生。
越水吴山频引领,沈腰潘鬓不胜情。
何时归去西湖路,载酒携柑听早莺。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把握诗人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然后结合注释等有关材料,具体分析某一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特点;同时要联系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来分析诗歌的主旨。
本题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小诗。第一句点明季节和时间(春阴),“连日”表明阴雨连绵,“轻阴”暗示天气阴沉。第二句写柳树,烟笼杨柳,暗映春城;第三句写野花,愁上眉头,多梦生草;第四句写越水吴山,频频引领;第五句写人,潘鬓沈腰,难以自持。末句写归去西湖路,携酒带柑听莺声。整首诗以景起情转,以景结情深,情景交融,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向往之情。
【答案】
①连日:连日来②轻阴:天空阴霾,没有阳光③万株:很多株④烟柳:烟雾缭绕的柳树⑤暗春城:暗映春城
⑥野花:野外的花朵⑦愁边:愁苦之边⑧池草:池边的青草⑨梦生:在梦中生长⑩越水:浙江的河流;吴山:
江苏的
山丘(指杭州)⑪引领:牵引;引领⑫沈:沉陷;潘:衰败;鬓:两鬓的头发⑬不胜情:不能抑制自己的情意
⑭何时归:什么时候回来⑮载酒携柑:乘船携带着酒和橘子⑯听早莺:听黄莺啼叫(欣赏早春的美好景致)。⑰赏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色图,通过对春阴、烟柳、野花、池草、越水吴山以及莺啼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江南春色图。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物,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