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元只在红尘,混俗方能得至真。
自是书生守名节,莫惭辜负指迷人。
读悟真篇
金丹元只在红尘,混俗方能得至真。
自是书生守名节,莫惭辜负指迷人。
这首诗的作者通过其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为我们揭示了内丹学说的重要原则。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诗句原文:
金丹元只在红尘,混俗方能得至真。
自是书生守名节,莫惭辜负指迷人。译文解析:
- “金丹元只在红尘”,意味着真正的“金丹”或修炼的成果,并不神秘,而是存在于平凡的尘世之中。这里的“红尘”代表世俗的世界,强调内丹之道不远离尘世生活,而是在尘世中寻找、实践和显现。
- “混俗方能得至真”,指的是只有通过与世俗的混同,才能达到真正的境界。这反映了张伯端认为修行者应该摒弃偏见,放下身段,与世俗融为一体,以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 “自是书生守名节”,这里可能是指那些坚守道德规范、追求名誉的士人。诗人批评了这些士人的虚伪和虚荣,暗示真正的修养应当超越名利,而不仅仅是为了名声。
- “莫惭辜负指迷人”,表达了一种悔恨之情,悔恨自己没有珍惜那些指点迷津的人。这里的“指迷人”可能是指那些给予指导、启发的人,诗人在这里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意识到自己曾经辜负过他人的帮助和期望。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金丹”和“红尘”的比喻,深刻地探讨了修行者在世俗世界中如何寻求真理和修行的问题。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修行并非远离尘世,而是需要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通过实践和体验来领悟道理。
- 同时,诗歌也批评了那些过于追求名声和地位的人们,指出他们忽视了内心的修养和真正的价值。这种批判精神值得我们深思,提醒我们在追求外在成就的同时,不要忘记内心的成长和提升。
- 最后,诗歌中的悔恨之情也是值得关注的。它反映了人在修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挫折和错误,提醒我们要保持谦虚和感恩的心态,不断学习和进步。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张伯端的深厚内丹学功底,也传达了他对修行者行为的深刻洞察。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内丹学说的核心思想,还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的生活和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