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子晋仁人,政乃郑侨似。
和邻敌止侵,戢境民安理。
祠比召南棠,颂流汉曲水。
千秋岘首碑,泪堕襄人士。

【注释】

羊侯祠:指羊祜的祠堂。晋仁人:晋室忠臣,指羊祜。政乃郑侨似:政事如同郑侨。郑侨,即郑玄,字休产,北海高密(今山东胶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经学家,为“郑学”开创者。和邻敌止侵:使邻国停止侵掠。戢境民安理:境内百姓得到安宁。祠比召南棠:羊祜祠堂与召南棠相似。召南棠,即召南棠树,传说春秋鲁国大夫展禽所栽。颂流汉曲水:歌颂汉水之曲。千秋岘首碑:岘首,山名,在湖北省襄阳市。晋杜预镇襄阳时曾建碑于其上。泪堕襄人士:眼泪滴落在襄州人士身上,指晋朝灭亡后,襄阳人民对羊祜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排律,表达了作者对羊祜这位古代忠臣的深切怀念和崇敬。全诗通过对羊祜的赞颂,抒发了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感慨。以下是对诗句及译文的解析:

  • 第一句:“叔子晋仁人,政乃郑侨似。”
    这一句中的“叔子”指的是羊祜,他是晋国的忠诚臣子。“晋仁人”是指羊祜,他以仁义著称。“政乃郑侨似”则表示他的治理方式像郑侨一样公正无私。
  • 第二句:“和邻敌止侵,戢境民安理。”
    这一句赞美羊祜能够和睦邻国,使敌人不敢侵犯,同时也能安定国内百姓的生活。这里的“戢境民安理”意指边境安宁,百姓生活安定。
  • 第三句:“祠比召南棠,颂流汉曲水。”
    这一句通过提到羊祜的祠堂与召南棠相似,以及他的功绩被颂扬如同汉水的曲水流长,来赞美他的政绩和德行。
  • 第四句:“千秋岘首碑,泪堕襄世人。”
    “千秋”意味着永恒的时间,而“岘首碑”则是纪念羊祜的一块石碑。羊祜的事迹使得人们落泪,这是因为他在襄阳地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深受当地人民的爱戴。
    整首诗通过对羊祜的赞扬,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忠臣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