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笑语忆先游,烟月吴门几换秋。
童稚趋庭今白发,风尘寄迹久沧洲。
仲长乐志谁能那,方朔藏身岂自由。
苦恨相思不相见,何时鸣鸟慰声求。

以下是对这首诗《南昌寄梅冈张翁》逐句的解释,包括译文、注释以及相关赏析:

  1. 诗句翻译
  • “毗陵笑语忆先游”:“毗陵”指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先游”指早年的游历。这句诗表达了回忆过去在毗陵地区与友人欢声笑语共游的情景,充满了怀旧之情。
  • “烟月吴门几换秋”:这里的“烟月”形容苏州的景致,“吴门”是苏州的别称。诗人通过“几换秋”暗示苏州的四季变换,秋天时尤其美丽。
  • “童稚趋庭今白发”:描述了自己现在变成了一个白发老人,曾经的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而自己仍在为生计奔波。
  • “风尘寄迹久沧洲”:表达了自己长期漂泊在外,身处异地的艰辛和无奈。
  • “仲长乐志谁能那”:表示自己虽然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仲长乐志),但现实中难以实现。
  • “方朔藏身岂自由”:借用了汉代方术士东方朔的故事,表示自己像方朔一样隐藏起来,但并非完全自由自在。
  • “苦恨相思不相见”: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但相见不易,感到深深的遗憾。
  • “何时鸣鸟慰声求”: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希望有一天能够听到鸟儿的鸣叫,以此慰藉心中的思念之情。
  1. 诗句注释
  • 毗陵: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带。
  • 烟月:形容景色优美如烟如月。
  • 吴门:苏州的别称。
  • 童稚趋庭:指年轻的时光和家庭的生活。
  • 白发:形容人已年老。
  • 风尘:比喻旅途中的艰辛。
  • 沧洲:指水边的荒岛或孤独的地方。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往昔的怀念、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憧憬。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不同境遇,诗人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无情的感慨。
  1. 相关评析
  • 尹台的这首《南昌寄梅冈张翁》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典故,如“烟月吴门”、“童稚趋庭”等,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韵味。同时,诗人通过抒发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1. 创作背景
  •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资料可以提供。然而,考虑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创作于诗人离乡背井、四处漂泊的时期。这样的经历往往会导致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深切怀念,同时也会对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逝产生深刻的感慨。因此,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经历了一些变故或挫折后创作的,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