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远见云台路,楼阁天边恰峙雄。
石拱金坛疑伏虎,涧翻银汉有吟龙。
云间寒殿依僧定,风度疏松散午钟。
不尽禅房终夜梦,披衣又觉月华东。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含义:
云开远见云台路: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画面,天空中云朵散去,远处的云台山之路显现出来。这里的“云台”很可能是指著名的云台山,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因山势高峻、景色壮美而著称。诗句中的“路”可能指的是通往山上的道路。
楼阁天边恰峙雄: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山上的景色。在遥远的天际线上,楼阁耸立,显得雄伟壮观。这里的“楼阁”可能指的是山上的建筑物,如寺庙、塔等。而“峙”则意味着矗立、挺立的样子,形容这些楼阁在天空中显得格外突出和壮观。
石拱金坛疑伏虎: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山上的建筑或雕塑。石拱和金坛都是常见的建筑元素,而“疑伏虎”可能是在形容这些建筑或雕塑上似乎有老虎的形象,给人一种威武、神秘的感觉。这可能是因为老虎的形象与这些建筑或雕塑的装饰风格相吻合,或者是因为古人对虎有着特殊的敬畏和崇拜心理。
涧翻银汉有吟龙:这句诗描述了山间的流水。银汉可能指的是银河,是古人常用的意象之一,用来形容天河或者夜空中的银河。这里可能是在形容山间河流的水色如同银河一般明亮、清澈。而“吟龙”则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用来形容水流的声音如同龙的吟唱,给人一种豪迈、激昂的感觉。
云间寒殿依僧定:这句诗描绘了山顶上的寺庙。“云间”可能指的是寺庙所在的山顶或者云雾缭绕的地方。“寒殿”可能指的是寒冷的寺庙或者殿堂,给人一种清冷、宁静的感觉。而“依僧定”则表明这座寺庙是依靠僧人的修行和定力才得以存在。
风度疏松散午钟:这句诗可能是在描写寺庙的氛围。“风度”可能指的是寺庙的气氛、环境或者其他给人的感觉。而“疏松”则表示这种气氛、环境比较宽松、自然。“散午钟”则是指午后时分寺庙里的钟声,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不尽禅房终夜梦:这句诗可能是在描绘寺庙的夜晚。“禅房”可能指的是和尚们休息或者修行的房间。而“终夜梦”则表示这个房间是和尚们度过整个夜晚的地方,他们在这里休息、冥想或者做梦。这里的“不尽”可能表示这个梦境非常充实、丰富,或者和尚们在梦中经历了许多事情。
披衣又觉月华东: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和尚们在夜晚醒来的情景。“披衣”可能表示和尚们起床穿上衣服,准备开始新一轮的修行或者日常活动。“又觉”则表示在这个时候又突然感觉到了月亮的存在或者变化。这里的“月华东”可能指的是东方的月亮,暗示着清晨或者早晨的来临。
综合以上逐句释义,我们可以得出这首诗的大致内容和意境: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云台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的宗教氛围,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寺庙生活的宁静。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禅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