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投荒到海南,桄榔林下即茅庵。
谪居身世何须惜,忧国情怀尚不堪。
当日岂无人载酒,至今常使客停骖。
我来堂上瞻遗像,飒飒清风洒布衫。

【注释】

万里投荒到海南:形容贬官远谪。海南,指今海南省。

桄榔林下即茅庵:桄榔树是一种热带植物,其叶子和果实可食。此处指在海南岛上的茅草庵中生活。

谪居身世何须惜:被贬谪的人,不必过于悲伤。

忧国情怀尚不堪:对国家的忧虑和担忧之情,仍然不能平息。

当日岂无人载酒:当年难道没有人喝酒吗?

至今常使客停骖:直到现在,主人常常让客人停下车来。

飒飒清风洒布衫:风吹得凉爽,衣服都变得清爽了。

【赏析】

《载酒堂》是宋代诗人王洋所作,此诗作于公元1087年(元祐二年)作者任吉州知州时。王洋为宋徽宗崇宁年间进士,曾历任太庙丞、大理寺评事、集贤校理等职。后遭奸臣陷害,贬为吉州知州。他在此任上写下了《咏怀堂》《载酒堂》等七首绝句。其中《载酒堂》写于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时王洋任吉州知州。

首联“万里投荒到海南,桄榔林下即茅庵”。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被贬谪至此,天涯海角地来到了海南岛。在椰树林中,我就住进了简陋的茅草庵。这两句诗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被贬谪到海南岛的凄凉景象和孤独心情。这里的“万里”,既形容诗人被贬谪之遥远,又形容其人生道路的艰难曲折;“投荒”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被贬谪的凄凉处境。而“桄榔林下即茅庵”,则具体地描绘出诗人在海南岛上的生活状态和环境。

颔联“谪居身世何须惜,忧国情怀尚不堪”。“谪居身世”指的是被贬谪的处境和身份,而“忧国情怀”则是指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与担忧之情。这两句诗以反问的形式表达出诗人被贬谪时的心境:虽然身处困境,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悲伤,反而因为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而感到痛苦。这里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接下来的两句“当日岂无人载酒,至今常使客停骖”。“当日”指的是过去的时光,“人载酒”则是描述当时人们欢聚一堂、畅饮美酒的情景;“至今常使客停骖”则是说现在依然有人宴请客人、留宿于此。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既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欢乐氛围,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怀念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当前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虑。

尾联“我来堂上瞻遗像,飒飒清风洒布衫”。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来到堂上瞻仰遗像,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瞻仰遗像的场景,表达了他对逝者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当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被贬谪到海南岛的描写,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与不屈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与关怀。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