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世终能否,耽幽奈癖何。
一蓑聊自足,馀论敢求多。
凤鸟何时见,沧浪隔岛歌。
吾侪今洒落,不啻舞雩过。

【注释】

混世终能否:混世,指世俗世界;否,否定。

耽幽奈癖何:耽幽,指沉迷于隐居的山林生活;奈癖,无可奈何的癖好;何,什么。

一蓑聊自足:蓑衣,用草或棕皮编成的雨具。

馀论敢求多:馀论,指其他未尽的言论;敢,表示谦词;求,要求;多,很多。

凤鸟何时见:凤鸟,传说中的神禽;见,出现。

沧浪隔岛歌:《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曾见鲦鱼出游从容,于是庄子感叹道:“鲦鱼出游从容不迫,是因为它无忧无虑。”后来人们把“逍遥”作为超脱尘世,自在生活的代称。这里借指闲适的生活情趣。

吾侪今洒落:今,现在;洒落,洒脱、自由自在。

不啻舞雩过:不啻,不仅仅;舞雩,古代的一种祭天求雨之礼;过,通过。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所作,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看法和态度。诗人以自己的经历来表达对人生的理解,认为人生如梦,世事如幻,不如归隐田园,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首联“混世终能否”,诗人以自己的观点来评价世人对于名利的追求,认为他们都是贪恋世俗的人,没有谁能真正做到心无所系,悠然自得。

颔联“一蓑聊自足”,诗人以渔翁的形象来形容自己的心态。他并不羡慕别人拥有荣华富贵,只希望能够在山水之间找到自己的心灵寄托,过着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这里的“一蓑”指的是渔民用的蓑衣,象征着诗人对于平凡生活的向往。

颈联“凤鸟何时见”,诗人以凤凰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他认为只有像凤凰一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被世俗所束缚。这里的“沧浪”指的是大江大海,象征着宽广的天空和无尽的追求。

尾联“吾侪今洒落”,诗人以自我为中心,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他认为现在的自己已经摆脱了世俗的束缚,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的“洒落”指的是洒脱、自由自在的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世界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