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南苑曙,孤思倦登楼。
野树青残雨,江云白远洲。
鸟啼惊物换,草绿伴人愁。
独有龙泉剑,光芒射斗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注意体会诗句中诗人的情感”,然后结合诗句分析。
首联“春归南苑曙,孤思倦登楼。”写景抒情,首句写日出之景,点明时间是“春归”的清晨;次句写“孤思”之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颔联“野树青残雨,江云白远洲。”写景抒情,描绘了一幅“残雨”“远洲”的景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颈联“鸟啼惊物换,草绿伴人愁。”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的情感变化,表现了人因环境的变化而心情也发生相应变化,抒发了诗人因物候变化而生发的哀愁之感。
尾联“独有龙泉剑,光芒射斗牛。”写景抒情,通过“剑”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
【答案】
译文:
春天回到南苑天刚刚亮,独自思念登上高楼。
野外的树木在残雨中青翠欲滴,江边的云彩在远处洁白无瑕。
鸟儿的鸣叫声惊动了万物更替,绿色的草地伴随着人们的忧愁。
只有我的龙泉剑,它的光芒能穿透牛斗两星。
赏析:
全诗以景起兴。首句写日出之景,点明时间是“春归”的清晨。次句写“孤思”之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春归”的清晨正是诗人思绪万千之时,他看到日出之后,又登上高楼远望,想借此排遣胸中的郁闷,可是却感到更加孤单。
颔联写景抒情,描绘了一幅“残雨”“远洲”的景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颈联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的情感变化,表现了人因环境的变化而心情也发生相应变化,抒发了诗人因物候变化而生发的哀愁之感。“残雨”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情感的象征。“远洲”是诗人心中的故乡。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则写情,是诗人触景生情的结果。
尾联写景抒情,通过“剑”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豪情壮志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情。(意对即可)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后二句议论,中间四句写物抒情,最后一句用一个“唯”字将前半部所写收束,使整首诗显得完整、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