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虫鸣促织,深夜动鸣机。
玉手挑灯暗,罗衫染泪微。
常怀筐篚贡,又忆塞垣衣。
用尽闺中力,天边雁未归。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织妇 - 这是一首描述妇女织布情景的诗,通过描绘织布过程中的细节,反映了妇女的勤劳和生活的艰辛。
- 草虫鸣促织,深夜动鸣机 - 这里的“草虫”指的是纺织中的蟋蟀声,而“促织”可能是指用这种声来催促纺织的过程。夜晚,机器被唤醒,开始工作。这两句表达了织妇在深夜仍坚持劳作的情景,突出了她的辛勤和坚韧。
- 玉手挑灯暗,罗衫染泪微 - “玉手”形容织妇的手非常细腻,“挑灯”则说明她为了不打扰丈夫休息,特意选择在黑暗中工作。而“罗衫染泪微”则描绘了织妇辛勤劳作后,劳累至极以至于泪水沾湿了衣服的情景。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织妇的辛苦和牺牲。
- 常怀筐篚贡 - 这里的“筐篚”通常指的是装满物品的筐或者袋子,“贡”则是指进献物品或贡献。这里可能是说织妇经常怀着将织成品献给他人的心情,体现了她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
- 又忆塞垣衣 - “塞垣”通常指的是边疆的城墙,这里可能是指织妇想起了自己曾经守卫边疆时穿着的衣物。这一句表达了织妇对自己过去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 用尽闺中力,天边雁未归 - 这两句诗表达了织妇辛勤劳作到深夜,但收获尚未显现,即她的劳动成果还未被人们所知或欣赏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时光飞逝,希望早日得到回报的心情。
译文:
织妇
草虫鸣催织机,深夜机器轰鸣。
夜深人静时,她依然挑起微弱灯光,
她的衣服因劳累而微微湿透,
心中常常牵挂着为家国贡献的旧物。
她曾身穿战甲守卫边疆,如今空留回忆。
耗尽家中所有,期盼天边的雁儿归来带来好消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织妇一天劳作过程的描写,生动地展示了妇女的辛勤与坚韧。从“草虫鸣促织”到“用尽闺中力”,诗人细腻地捕捉了织妇在夜色中默默工作的画面。她的努力不仅仅是为了家庭,更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和繁荣。最后几句,诗人通过对织妇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妇女的勤劳与坚韧,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