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师能演法,往往落天花。
谛听来何处,筌蹄付作家。
三□翻贝叶,双树拂袈裟。
早晚离言说,空潭有月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遵循了传统的律诗格式。诗句内容表达了对讲经说法的赞美,以及对其深远影响的期待。下面是诗句的逐行注释:

赠讲僧(赠给讲经说法的僧人)
吾师能演法,往往落天花。(我们老师擅长讲解佛法,他的讲解经常如同天上飘洒下来的花瓣一样优美)
谛听来何处,筌蹄付作家。(仔细聆听从哪里来?用比喻的方法将理解佛法的智慧和技巧传授给他人)
三□翻贝叶,双树拂袈裟。(三处翻涌着如贝叶般翻飞的经文,两棵大树摇曳着如袈裟般的衣摆)
早晚离言说,空潭有月华。(早晚之间远离了言语和文字的限制,就像在虚空中只有清澈的水潭和明亮的月光)

译文:
我们尊敬的法师擅长讲解教义,他的话语犹如天降的花朵般优美。
仔细聆听从何而来?他用比喻将理解佛法的智慧和技巧传授给别人。
三处翻滚着如贝叶般飘动的经文,两棵大树枝桠摇曳,仿佛袈裟在风中舞动。
早晚之间远离了言语和文字的束缚,就如同在虚空之中只有清澈的水潭和明亮的月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现了讲经说法的魅力。诗人通过对讲经师傅的描写,表达了对他高超技艺和深厚佛学造诣的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比喻手法,将佛法的深奥与讲经师傅的智慧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禅意和诗意。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三□翻贝叶”、“双树拂袈裟”等,这些词汇不仅描绘了画面,还富有哲理,让人联想到佛教的意象,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艺术魅力。

最后一句“早晚离言说,空潭有月华”更是点出了佛法的超越性。它意味着讲经说法不仅仅是一种口头上的交流,更是一种心灵上的对话和领悟。这种超越语言和文字的沟通方式,体现了佛法的精髓。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讲经师傅技艺的赞美,也是对佛法真谛的一种追求和探索。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理内涵,展现了讲经说法的美妙境界,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