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马防秋急,三边杀气昏。
鸣笳双雁落,伐鼓夜兵屯。
月照黄沙碛,风乾白草原。
空持三尺剑,白首未承恩。
《塞下》
万马防秋急,三边杀气昏。 鸣笳双雁落,伐鼓夜兵屯。 月照黄沙碛,风乾白草原。 空持三尺剑,白首未承恩。
注释解析:
万马防秋急,三边杀气昏
- 万马防秋急:指在秋末之际,为了防备可能的边境冲突,大量军队被紧急集结起来。
- 三边杀气昏:描述整个边疆地区弥漫着紧张和战斗的气氛,如同夜晚的天空中充满了杀气。
鸣笳双雁落
- 鸣笳:古代战争中用乐器吹奏以增强军威。
- 双雁落:形容笳声如雁南飞般凄凉动人,同时传达出战事的紧迫和悲壮。
月照黄沙碛,风乾白草原
- 月照黄沙碛:沙漠上的月光照射在黄沙之上,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孤独的景象。
- 风乾白草原:风将草原上的水汽吹干,使得原本湿润的草地变得干燥,增强了环境的艰苦和苍凉。
空持三尺剑,白首未承恩
- 三尺剑:象征士兵手中的武器,强调了他们的武装和准备作战的状态。
- 白首未承恩:表示尽管年事已高,但仍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或恩宠,表达了对自身境遇的不满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士兵们的生活状态,反映了明代中期边防军人的辛苦生活和内心的苦闷。作者通过对战场环境、自然景观以及个人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同时也深刻表达了士兵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