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圹崩茔不记时,况逢寒食最凄其。
天阴磷火沉荒树,雨积苔花入断碑。
尘世谩伤千古事,人生谁是百年期。
白杨风里堪惆怅,日暮闻猿但益悲。
逢废冢有感
败圹崩茔不记时,况逢寒食最凄其。
天阴磷火沉荒树,雨积苔花入断碑。
尘世谩伤千古事,人生谁是百年期。
白杨风里堪惆怅,日暮闻猿但益悲。
注释:
- 败圹崩茔不记时:形容墓地荒芜,无人记得其存在。
- 况逢寒食最凄其:在寒食节这个特定的日子里,墓地显得更加凄凉。
- 天阴磷火沉荒树:天气阴沉,磷火闪烁在荒废的树上。
- 雨积苔花入断碑:雨水积在苔藓上,使得断碑上的花朵也显得湿润。
- 尘世谩伤千古事:世间的繁华和悲伤往往只是昙花一现,不值得太过伤心。
- 人生谁是百年期:人生中谁能活过百岁呢?这是一个哲学的问题。
- 白杨风里堪惆怅:白杨树在风中摇曳,让人感到惆怅。
- 日暮闻猿但益悲:日落时分,听到猿猴的哀嚎只会让心情更加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败圹崩茔不记时”,用“败圹崩茔”来形容墓地的荒凉,暗示已故之人已经离世多年。次句“况逢寒食最凄其”,结合寒食节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墓地的凄凉之感。接下来的诗句,如“天阴磷火沉荒树”,“雨积苔花入断碑”,都通过描绘墓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
诗中的关键词“尘世”、“百年”、“惆怅”,都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生命短暂的感慨。而最后的两句“白杨风里堪惆怅,日暮闻猿但益悲”,则以白杨树和猿猴的哀嚎,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描绘墓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已故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