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簪佩日联翩,共爱风流戚畹贤。
金将池台连帝里,玉堂词翰蔼宾筵。
机闲羽士弦中意,心静林僧竹下禅。
莫向繁华惊物换,大梁宫树也萧然。

【解析】

题宋王驸马西园雅集卷

西园簪佩日联翩,共爱风流戚畹贤。金将池台连帝里,玉堂词翰蔼宾筵。机闲羽士弦中意,心静林僧竹下禅。莫向繁华惊物换,大梁宫树也萧然。

译文:西园的簪子和佩饰在阳光下交相辉映,都喜爱那风流潇洒的戚畹之贤。金将池台连接着皇帝居住的地方,玉堂中的词作翰墨充满宾筵气氛。悠闲自得的道士在弦上寄托自己的心意,心境宁静的林僧在竹林下修炼禅法。不要被繁华的世界所迷惑而忘记物是人非,大梁宫中的树木依然萧瑟地生长。

赏析:诗写西园雅集,以西园为背景,描写了当时文人墨客的风采,以及他们对于自然、人生和世俗的种种感悟。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簪佩”二字写出了人物的身份,“风流戚畹贤”写出了人物的品性,“西园”二字交代了人物的活动地点,“簪佩”一词又暗示了人物的活动内容。

颔联写西园雅集的情景,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用“金将池台”、“玉堂词翰”描绘出西园雅集的环境。“金将池台连帝里”写出西园与皇宫的紧密关系;“玉堂词翰蔼宾筵”则写出了文人雅集时的盛况。

颈联写文人雅士们在西园雅集时的心态和行为,“机闲羽士弦中意”写出了他们在琴声中寄托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心静林僧竹下禅”则写出了他们在自然中寻求心灵上的慰藉。这两句诗既写他们的外在表现,又写了他们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尾联写诗人观景之后的感受,“莫向繁华惊物换,大梁宫树也萧然”,表达了诗人对于物是人非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西园雅集这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当时文人墨客们的精神风貌和他们对于自然、人生和世俗的种种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