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林官满欲趋朝,况值金门早见招。
粤国青山江上别,秦淮秋水雁边遥。
砧催帝苑霜初落,马度官城叶渐飘。
若得浮丘书信便,为言衰老尚渔樵。
泮林官满欲趋朝,况值金门早见招。
粤国青山江上别,秦淮秋水雁边遥。
砧催帝苑霜初落,马度官城叶渐飘。
若得浮丘书信便,为言衰老尚渔樵。
注释:
- 泮林:泮宫,古代的学宫。官满欲趋朝:官员任期已满,即将返回朝廷。
- 粤国:指广东地区,古代称岭南。
- 金门: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福建省。见招:被朝廷召见。
- 粤国青山江上别:在广东的青山之上与林叔仁分别。
- 秦淮秋水雁边遥:秦淮河的水边,秋天的水波和远处飞翔的大雁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砧声:捣衣石的声音,用来比喻离别时的情景。帝苑:皇宫园林。霜初落:霜开始降落。
- 马度官城叶渐飘:骑马走过官城(指京城),树叶逐渐飘落。
- 浮丘:传说中的仙人名字,这里可能是指远方的消息传递者。书信便:如果能够得到一封书信。
- 若得浮丘书信便:如果能得到来自远方的消息。
- 为言:告诉。衰老尚渔樵:仍然希望像渔夫和樵夫那样过着隐居生活,保持自己的清贫和自由。
赏析:
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写诗人即将离开朝廷,回到家乡。颔联描绘了在广州与林叔仁分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颈联通过“砧声”和“叶落”两个意象,营造了一种秋天的凄凉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尾联则表达了对于远方消息的需求,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离愁别绪、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