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岩爽气乱峰头,此地曾陪静者游。
雨霁珠林芳草遍,春深兰若落花幽。
清池白石俱禅意,野服黄冠半道流。
自愧浮生无住著,飘然江上一孤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和林孔逸见寄之作》。下面是每一句的释义:
西岩爽气乱峰头,此地曾陪静者游。
“西岩”指的是西边的山峰,”爽气”形容山间的清爽气息。”乱峰头”意味着山峰众多且杂乱无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所居之地景色的喜爱,以及自己曾经在此陪伴过一位宁静的人游玩的回忆。雨霁珠林芳草遍,春深兰若落花幽。
“雨霁”指雨后天晴。”珠林”比喻繁盛的树林,如同宝石般璀璨。”芳草遍”意味着草地绿油油的,处处可见。”春深”表示春天已经深入。”兰若”是一种佛教寺院的名称,这里用来代指寺院。”落花幽”描绘了满地落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雨后天晴、草木茂盛、寺院幽静的美景。清池白石俱禅意,野服黄冠半道流。
“清池”指的是清澈的水池。”白石”暗示着白色的石头。”禅意”指的是禅宗的意境。”野服”是指不拘小节或朴素的衣着,”黄冠”则是指僧人的帽子。这两句通过描写水池中的白石和僧人行走的情景,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禅宗境界的感觉。自愧浮生无住著,飘然江上一孤舟。
“自愧”表示自我反省,感到惭愧。”浮生”指人生短暂如梦。”无住著”意为无法停留或定居。”飘然”形容心情轻松自在,”孤舟”则是指孤独的小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感慨,意识到自己的生命短暂而且难以长久停留,因此他选择在江湖之上,像一只孤舟那样自由自在地漂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禅宗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感慨。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汇和意象,如“西岩”、“乱峰头”、“珠林”、“芳草”、“清池”、“白石”、“僧衣”等,这些都为诗歌增添了浓厚的画面感和深邃的内涵。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自然的美景与人生的无常进行对比,使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