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贡曾稽夏禹篇,汉庭输饷独推贤。
遐方已献编民数,大姓应操赋粟权。
千里山河趋魏阙,一帆秋水入吴天。
枫墀若听纶音后,归兴西风白雁前。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王贡曾对禹的功绩进行了考察后,认为夏朝时期,禹治水有功,因此被推举为贤人。在汉庭,他向皇帝报告了边疆百姓的数量以及大姓应掌握赋粟权。接着,他描述了千里江山和秋天的景色,然后表达了归乡的愿望。最后,他在枫墀聆听纶音,并期待着西风白雁的到来。
译文:
王贡曾研究了夏禹的历史,认为他治水有功,因此被推举为贤人。在汉庭,他向皇帝报告了边疆百姓的数量以及大姓应掌握赋粟权。接着,他描述了千里江山和秋天的景色,然后表达了归乡的愿望。最后,他在枫墀聆听纶音,并期待着西风白雁的到来。
注释:
- 稽夏禹篇:考察夏禹的历史。
- 输饷:向皇帝报告边疆百姓的数量。
- 编民数:指边疆百姓的数量。
- 大姓应操赋粟权:大姓应掌握赋粟权。
- 魏阙:指皇宫。
- 一帆秋水入吴天:形容船只行驶得很快。
- 枫墀:指皇宫。
- 纶音:指皇帝的声音。
- 归兴:指回家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王贡曾对禹的功绩进行了考察后,认为夏朝时期,禹治水有功,因此被推举为贤人。在汉庭,他向皇帝报告了边疆百姓的数量以及大姓应掌握赋粟权。接着,他描述了千里江山和秋天的景色,然后表达了归乡的愿望。最后,他在枫墀聆听纶音,并期待着西风白雁的到来。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