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贡曾稽夏禹篇,汉庭输饷独推贤。
遐方已献编民数,大姓应操赋粟权。
千里山河趋魏阙,一帆秋水入吴天。
枫墀若听纶音后,归兴西风白雁前。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王贡曾对禹的功绩进行了考察后,认为夏朝时期,禹治水有功,因此被推举为贤人。在汉庭,他向皇帝报告了边疆百姓的数量以及大姓应掌握赋粟权。接着,他描述了千里江山和秋天的景色,然后表达了归乡的愿望。最后,他在枫墀聆听纶音,并期待着西风白雁的到来。

译文:
王贡曾研究了夏禹的历史,认为他治水有功,因此被推举为贤人。在汉庭,他向皇帝报告了边疆百姓的数量以及大姓应掌握赋粟权。接着,他描述了千里江山和秋天的景色,然后表达了归乡的愿望。最后,他在枫墀聆听纶音,并期待着西风白雁的到来。

注释:

  1. 稽夏禹篇:考察夏禹的历史。
  2. 输饷:向皇帝报告边疆百姓的数量。
  3. 编民数:指边疆百姓的数量。
  4. 大姓应操赋粟权:大姓应掌握赋粟权。
  5. 魏阙:指皇宫。
  6. 一帆秋水入吴天:形容船只行驶得很快。
  7. 枫墀:指皇宫。
  8. 纶音:指皇帝的声音。
  9. 归兴:指回家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王贡曾对禹的功绩进行了考察后,认为夏朝时期,禹治水有功,因此被推举为贤人。在汉庭,他向皇帝报告了边疆百姓的数量以及大姓应掌握赋粟权。接着,他描述了千里江山和秋天的景色,然后表达了归乡的愿望。最后,他在枫墀聆听纶音,并期待着西风白雁的到来。这首诗通过送别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