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成烟磬晚微微,何事同心也负期。
双树焚香栖鸟定,空山对酒白云随。
风飘仙梵清机远,月隐禅枝夜坐迟。
明发寄声贤少尹,支公浑似郑当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陈叔韬一同宿于崇山兰若寺,期待陈思孝的到来时所创作。然而,陈思孝并未如约而至,因此诗人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的失望和感慨。

诗的开头两句“化成烟磬晚微微,何事同心也负期。”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诗人似乎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寺院之中,周围弥漫着淡淡的烟雾和悠扬的钟声。这里的“化成烟磬”形象地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境界。然而,正当诗人沉浸在这种宁静之中时,突然感到了一种失落。他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朋友陈思孝的如期而至,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

“双树焚香栖鸟定,空山对酒白云随。”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感受。他看到两只鸟儿栖息在双树之上,似乎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而那片空山中,白云飘荡,仿佛也在陪伴着他。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静谧之美,又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失落。

第三句“风飘仙梵清机远,月隐禅枝夜坐迟。”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他感受到微风吹过,带来了远处传来的仙梵之声;而月光从禅枝之间穿过,使他不得不在夜晚稍作停留。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又展现了他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

最后两句“明发寄声贤少尹,支公浑似郑当时。”则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他希望能通过向陈思孝表达他的思念之情而获得回应。而当他看到像支公那样的人时,不禁感叹自己竟然与这样的人如此相似,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期待。同时,诗中的典故运用得当,既有古典文化的底蕴,又有现代情感的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