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粟当年曾作尉,富民何事亦封侯。
却令大姓专输饷,谁信军储借上筹。
千里帆樯粳稻白,百城烟水鼓鼙秋。
仍闻部曲多穷卒,此日遥分主将忧。
【注】陈二林,名不详。运军储之海城:运送军粮的地点是海城。
当年曾作尉,富民何事亦封侯:过去担任过尉官,为何现在成了将军?
却令大姓专输饷,谁信军储借上筹:却让富人专门输送军粮,谁能相信军粮是由皇上筹措的?
千里帆樯粳稻白,百城烟水鼓鼙秋:千里之外,帆樯如云;百城之间,烟雾弥漫,鼓声震天。
仍闻部曲多穷卒,此日遥分主将忧:仍然听到士兵们大多是穷苦之人,这日子一过,我恐怕要为将领担忧了。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诗中描绘了海城的景色以及当地百姓的艰辛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海城和百姓的深深忧虑。
首联“搜粟当年曾作尉,富民何事亦封侯”,表达了诗人对于海城和当地百姓的深深忧虑。诗人曾经担任过尉官,但为何现在成了将军?这让人不禁想起历史上的一些典故,比如项羽被封为西楚霸王,刘邦被尊为汉高祖等。然而,这些故事并不适用于诗人所在的海城,因为这里的百姓并没有享受到这些待遇。他们的生活依然贫穷困苦,甚至有些人还过着乞讨的生活。
颔联“却令大姓专输饷,谁信军储借上筹”,进一步揭示了海城的困境。虽然海城是一个富庶的地方,但是这里的大地主们却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根本不关心国家的安危。他们只想着如何让自己更加富有,而忽视了国家的利益。这种只顾自己不顾国家的行为,让人不禁感到愤慨。
颈联“千里帆樯粳稻白,百城烟水鼓鼙秋”,则是对海城景色的描绘。在诗人眼中,海城的景色是如此的美丽。远处的帆樯如同白色的羽毛一般飘荡在空中;近处的稻田里,稻谷金黄一片,仿佛是金子铺成的地毯。此外,海城的江面上也弥漫着一层薄雾,使得江面显得更加迷人。同时,海城的鼓声也十分响亮,仿佛是一支激昂的交响乐。
尾联“仍闻部曲多穷卒,此日遥分主将忧”则表达了诗人对海城和当地百姓的未来充满了忧虑。他担心这些贫穷的士卒会在战争中受到损失。因此,他决定提前为将领分担这份忧虑,希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海城景色和当地百姓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于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问题的不满和担忧。然而,他的诗歌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