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三峰峙,名家几叶繁。
太丘联远裔,沩水接长源。
飞搆冈峦入,连甍紫翠樊。
楼开孤鸟上,人语白云根。
爽气朝来合,清晖夕更繁。
旁窥冠德秀,前眺太常尊。
萧寺香林旧,隋朝古木存。
烟空遥见雁,秋杪近闻猿。
葭菼平临海,凫鹥宛在亹。
棹歌回竹浦,渔笛带枫村。
幔卷霞生席,檐虚瀑照门。
尽携山水兴,全隔市朝喧。
鱼沫吹帘影,藤花映履痕。
机忘泉满听,琴静月当轩。
萧洒衣冠里,栖迟竹素园。
境超扬子宅,人拟谢公墩。
静赏疑盘谷,幽寻讶陆浑。
高谭皆玉屑,列坐总瑶琨。
自笑东山隐,叨逢北海樽。
丹梯期再会,重与了心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新宁陈叔永环秀楼题写的。诗人在诗中赞美了环秀楼的秀丽风光,同时抒发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一联:“胜地三峰峙,名家几叶繁。”环秀楼坐落在新宁县城东面三座山峰之间,这里群峰环抱,景色十分优美。环秀楼附近有好几家名门望族,他们家族繁衍,人才济济,真是一派繁荣景象。

第二联:“太丘联远裔,沩水接长源。”环秀楼背靠太丘山,太丘山是湖南长沙、湘潭、湘阴三县的屏障,这里地势险要,风景秀丽。环秀楼旁的沩水,源自武陵山脉,流经新宁,汇入洞庭湖,是湖南的一条重要河流。

第三联:“飞搆冈峦入,连甍紫翠樊。”环秀楼高耸入云,与周围的山峰相连,犹如一座雄伟的建筑。这座建筑被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着,宛如一个天然的绿洲。

第四联:“楼开孤鸟上,人语白云根。”诗人登上环秀楼,俯瞰四周美景,只见一群鸟儿飞向高空,而人们则在白云深处交流着心声。

第五联:“爽气朝来合,清晖夕更繁。”清晨时分,清新的空气迎面吹来;傍晚时分,夕阳余晖更加明媚。

第六联:“旁窥冠德秀,前眺太常尊。”环秀楼周围环境优美,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景色;站在楼前,可以眺望远方,感受到尊贵的气息。

第七联:“萧寺香林旧,隋朝古木存。”环秀楼附近的寺庙和树林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其中,隋朝时期的古老树木仍然生长在这里。

第八联:“烟空遥见雁,秋杪近闻猿。”远处的天空中,可以看到成群的大雁在飞翔;近处的小树上,可以听到秋天的猿猴叫声。

第九联:“葭菼平临海,凫鹥宛在亹。”环秀楼旁边有一片广阔的沙滩,上面生长着芦苇和荻草。不远处的河岸边,有许多鸭子在水中嬉戏。

第十联:“棹歌回竹浦,渔笛带枫村。”诗人坐在船上,听着歌声随风飘荡;渔民们唱着歌,带着渔具回到了村庄。

第十一联:“幔卷霞生席,檐虚瀑照门。”环秀楼周围景色宜人,诗人坐在楼上,看着美丽的景色,听着优美的音乐。

第十二联:“鱼沫吹帘影,藤花映履痕。”诗人坐在楼上,欣赏着窗外的风景;他看到楼下的行人穿着华丽的衣裳,走过时留下了足迹。

第十三联:“机忘泉满听,琴静月当轩。”诗人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忘记了一切烦恼;他静静地坐在房间里,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第十四联:“萧洒衣冠里,栖迟竹素园。”环秀楼周围环境优美,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景色;诗人在这里过着隐居的生活,享受着平静的日子。

第十五联:“境超扬子宅,人拟谢公墩。”环秀楼所处的地方比扬雄的住宅还要美丽,这里的人们也效仿谢安的样子过着闲适的生活。

第十六联:“静赏疑盘谷,幽寻讶陆浑。”诗人漫步在新宁县境内,欣赏着美丽的景色;他还深入探索这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

第十七联:“高谭皆玉屑,列坐总瑶琨。”环秀楼周围环境优美,诗人在这里畅所欲言,谈论着各种话题;他的听众也都是才华横溢的人。

第十八联:“自笑东山隐,叨逢北海樽。”诗人感叹自己曾经隐居东山,如今却来到这个繁华的地方,与这些人交往。他感到有些尴尬,因为他并没有真正地隐居过。

第十九联:“丹梯期再会,重与了心言。”诗人期待着再次回到这个地方,与朋友们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他希望通过这次聚会,能够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和隔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