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水江有鱼,采山林有木。
栖栖东邻孀,悲凉守空屋。
年荒鬻钗钏,服食恒不足。
虽有膝下儿,身为富人仆。
浮生几何时,奄忽风中烛。
一旦寿命终,萧条但床蓐。
骨肉已不收,亲情复谁哭。
徒然束缚去,瘗彼沙冈麓。
为问里中豪,畴能念穷独。
姬文昔埋胔,千载耀芳躅。
【注释】:
- 入水江有鱼,采山林有木。——指隐居山林,可以自给自足的生活。
- 栖栖东邻孀(shuǎng),悲凉守空屋。——形容寡妇孤独凄凉的境况。
- 年荒鬻(yù)钗钏(chùn),服食恒不足。——指贫穷时卖掉首饰和衣物以维持生活。
- 虽有膝下儿,身为富人仆。——指虽然子女众多,但仍然要为富家服务。
- 浮生几何时,奄忽风中烛(zhú)。——比喻生命短暂,如风中烛火一般。
- 一旦寿命终,萧条但床蓐(lǚ)。——指寿命终止,只留下床和席子。
- 骨肉已不收,亲情复谁哭(hái)。——指亲人已经去世,谁还能哭泣呢?
- 徒然束缚去,瘗(yì)彼沙冈麓(lù)。——徒然束缚而去,埋藏在沙岗之麓。
- 为问里中豪(háo),畴能念穷独(dù)。——请问乡里的英雄豪杰,有谁能关心贫穷的人?
- 姬文昔埋胔(fèn),千载耀芳躅(zhú)。——指古时候的姬文曾埋藏尸骨,千年后被发掘出来,光彩照人。
【赏析】:
《悼邻妇》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和抒发诗人感慨的诗作。全诗通过描写邻居妇女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贫苦人民的生活困境。
第一句”入水江有鱼,采山林有木”,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理想境界,也暗喻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与挣扎。
第二句”栖栖东邻孀,悲凉守空屋”,描述了东邻寡妇的孤独凄凉生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残酷与不公。
第三句”年荒鬻钗钏,服食恒不足”,描绘了寡妇在贫困中的无奈之举,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贫困人群的无情剥削。
第四句”虽有膝下儿,身为富人仆”,反映了贫苦人家子女众多的无奈,同时也暗示了贫苦家庭的悲哀命运。
第五句”浮生几何时,奄忽风中烛”,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生命短暂、无常的观点。
第六句”一旦寿命终,萧条但床蓐”,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人们在生死面前的无力感。
第七、八句”骨肉已不收,亲情复谁哭”,揭示了家庭亲情的淡薄与社会冷漠,让人不禁对人性的自私和冷漠感到惋惜和愤慨。
第九至十句”徒然束缚去,瘗彼沙冈麓;为问里中豪,畴能念穷独”,表现了诗人对于贫困者的同情与关怀,以及对那些忽视他人痛苦的人们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关注那些被社会边缘化、被忽视的弱势群体。
最后一句”姬文昔埋胔,千载耀芳躅(zhú)”,引用了历史上姬文的故事,意在说明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守信念、勇于追求理想,并最终取得成功。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深刻,既揭示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又表达了诗人对弱者的关心和对强者的期待。它既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