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胶博士金门客,白马青袍夹城陌。
天池种藻上林花,身受皇恩不顾家。
春风几见桥门柳,禄米唯应足沽酒。
囊无一物寄妻孥,箧有空书示僚友。
忆昨骊驹未别乡,新宁山水竞风光。
县人争揖芭蕉馆,墨客都寻柿叶房。
六平山下秋同屐,半占峰南夜联席。
别后相思何处寻,凤台碧草连天色。
王门记室最情亲,官暇相过德有邻。
飞札定应思漫士,因风也或寄樵人。

西胶博士金门客,白马青袍夹城陌。

天池种藻上林花,身受皇恩不顾家。

春风几见桥门柳,禄米唯应足沽酒。

囊无一物寄妻孥,箧有空书示僚友。

奉寄浮丘郑助教兼柬董记室:这首诗是王维写给朋友的一封信,内容主要是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西胶博士金门客”,描述了诗人作为朝廷中的一位官员,居住在京城(即西胶)的官署(金门)中,过着尊贵的生活。这里的“西胶”和“金门”都是对京城的雅称。

第二句“白马青袍夹城陌”,描绘了诗人身穿华丽的青色官袍,骑着白马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间穿梭的情景。这里使用了“夹城”来形容城墙两边的街道,形象地展现了京城的繁华景象。

第三句“天池种藻上林花,身受皇恩不顾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京城的生活状态。他不仅身处皇宫之中,还负责管理上林苑的花草树木等工作,但这一切都没有让他忘记自己的家庭。

第四句“春风几见桥门柳,禄米唯应足沽酒”,则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时常常看到桥头和城门边的柳树随风飘摇,而自己却只能依靠微薄的俸禄来购买酒来享受生活。这里的“春风吹”和“桥门柳”都是春天常见的景物,而“禄米”则是古代官员的一种收入,用来支付日常开销。

第五到第八句主要描写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场景。第九句“忆昨骊驹未别乡,新宁山水竞风光”,回忆了他们离别时的情境。第十句“县人争揖芭蕉馆,墨客都寻柿叶房”,则描绘了他们在新宁山水间相聚的场景。这里的“琵琶馆”和“柿叶房”都是当地的特色建筑,代表了当地的文化氛围。

第九句“六平山下秋同屐,半占峰南夜联席”,则描述了他们在六平山脚下一起穿鞋的情景,以及夜晚聚在一起畅谈的场景。第十一句“别后相思何处寻,凤台碧草连天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最后一句“王门记室最情亲,官暇相过德有邻”,则再次强调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通过对京城生活的描绘、友人相聚的场景以及彼此之间的深厚感情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繁荣与开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