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东来凡几峰,仙山独削金芙蓉。
君家作亭此山下,坐听秋声连万松。
仙床石室垂萝畔,何限清晖落飞幔。
北阙青云梦里闲,西山爽气朝来满。
少饮翻能学醉翁,草玄何必似杨雄。
讨论未悟天人理,啸傲还将麋鹿同。
玉堂争识傅岩子,簿领香名亦如此。
君有灵台一片清,来时不在清晖里。

书黄士杰来清亭

太常东来凡几峰,仙山独削金芙蓉。

注释解析:

  1. 太常东来凡几峰 - “太常”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官员或高官,而“东来”,暗示了一种来自东方的尊贵或权威。这里的“凡”可能是泛指,表示数量众多,山峰众多,如同连绵不绝的山脉,给人以巍峨壮观之感。
  2. 仙山独削金芙蓉 - “仙山”通常指的是神话中的神仙居住之地,具有超凡脱俗、美丽而神秘的特点。而“金芙蓉”则是一种极为珍贵和美丽的花,常用来形容贵重且稀有之物。此处形容仙山犹如被金芙蓉所削,显得更为神圣而独特。

君家作亭此山下,坐听秋声连万松。

注释解析:

  1. 君家作亭此山下 - “君家”表明这是某位贵族或高官所建之亭。在古代中国,亭子多用于观赏风景、休憩或作为政治、文化交流的平台,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2. 坐听秋声连万松 - 通过这个动作描述,诗人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画面。秋天的风吹过松林,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这种描写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仙床石室垂萝畔,何限清晖落飞幔。

注释解析:

  1. 仙床石室 - 这里“仙床”可能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而“石室”则是在山岩上凿出的小洞,用以藏身或修行之所。二者结合,表达了一种与世隔绝,追求精神升华的境界。
  2. 垂萝畔 - “萝”是一种藤本植物,常常攀附在其他物体上生长。“畔”则是指边缘。在这里,“垂萝畔”形象地描绘了萝蔓沿着石壁垂下的景色,充满了自然之美。
  3. 何限清晖落飞幔 - 这句话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光影交错的美丽景象。“清晖”即清新的阳光,“飞幔”指飘动的帷幕。诗人用这样的比喻,形容阳光透过松枝洒下,形成了一幅幅如梦如幻、美不胜收的画面。

北阙青云梦里闲,西山爽气朝来满。

注释解析:

  1. 北阙青云 - 这里的“北阙”指的是古代帝王居住的宫殿北面的楼台,是权力的象征。“青云”常用来形容事物发展迅速或仕途顺利。这里用来比喻高官厚禄、步步高升的景象。
  2. 梦里闲 - “梦”在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指梦境,另一方面也隐含着现实中的安逸与无忧无虑。而“闲”字则强调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
  3. 西山爽气朝来满 - “西山”一般指的是位于京城西部的山脉,因其地势较高,空气新鲜,故有“西山爽气”之说。“爽气”在这里形容早晨山上的空气清新宜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清新自然气息的喜爱和向往。

少饮翻能学醉翁,草玄何必似杨雄。

注释解析:

  1. 少饮 - “少饮”意味着饮酒不多,但足以让人感到放松或愉悦。这可能是因为饮酒能够带来短暂的忘却烦恼的效果。
  2. 学醉翁 - “醉翁”通常指的是欧阳修,他是宋代一位著名的文人,以豪放不羁的性格著称。在这里借用“醉翁”之名,意在表达通过饮酒可以暂时忘记世俗的烦扰,达到一种超脱物外的境界。
  3. 草玄何必似杨雄 - 这里的“草玄”指的是撰写文章,特别是哲学性或文学性的文章;而“杨雄”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学者,以博学多才而闻名。诗人在这里表达自己并不一定要像杨雄那样精通学术或文章写作,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讨论未悟天人理,啸傲还将麋鹿同。

注释解析:

  1. 讨论未悟天人理 - 这里的“讨论”通常指的是对某个话题或问题的探讨。“未悟天人理”则表示对于宇宙间的道理尚未完全理解或领悟。这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思考问题时的一种谦虚态度,或是对某些哲理性问题探索不够深刻的表现。
  2. 啸傲还将麋鹿同 - “啸傲”意味着放荡不羁、自由自在的样子,而“麋鹿”则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常用来形容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即使未能完全理解天人之理,也能保持一颗自由自在的心态,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与麋鹿共处山林之间。

玉堂争识傅岩子,簿领香名亦如此。

注释解析:

  1. 玉堂争识 - “玉堂”通常指的是古代皇家或朝廷中的书房或办公场所,是处理国事的地方。“争识”意味着大家都在认识、了解这个人或事物。这里强调的是傅岩子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2. 簿领香名亦如此 - “簿领”指的是官职上的事务和管理职责,而“香名”则是指名声或声誉。诗人在这里用这两个词来形容傅岩子的官职和声望都非常高,值得人们尊敬和学习。
  3. 玉堂争识傅岩子 - 这句诗通过“玉堂”、“争识”等词语,传达了傅岩子在朝廷中备受尊重和赞誉的形象。它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中那些有能力、有才干之人的赞赏之情。

君有灵台一片清,来时不在清晖里。

注释解析:

  1. 君有灵台一片清 - “灵台”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心灵的居所或精神领域。“一片清”则形容这个地方非常纯净、清澈透明。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某人内心世界的赞美和崇敬。
  2. 来时不在清晖里 - “来时”指的是过去的时候,而“不在清晖里”则是说过去的时光已经过去,现在已经不再处于那种美好的环境中了。这里的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