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有鸟头雪白、羽离披,一雄啾啾挟两雌。高飞畏弹射,栖宿不分离。
山果熟时无苦饥,哂彼炎州翠,杀身徒尔为。何如此鸟之智如愚痴,老向林泉谁得窥。
棠梨结子竹花谢,春去秋来同一枝。

【注释】

棠梨(táng lí)白头:比喻鸟巢。

有鸟:指鸳鸯。

挟两雌:指鸳鸯的双飞。

高飞畏弹射,栖宿不分离:形容鸳鸯不怕人捕捉,始终在一起。

山果熟时无苦饥:指山中果实成熟,鸟儿们也吃得到。

哂彼炎州翠:笑那炎热的南方山林中翠绿的树叶。

杀身徒尔为:白白地牺牲自己。

何如此鸟之智如愚痴:为什么像这鸟儿那样愚蠢?

老向林泉谁得窥:老了还住在树林和水边,谁还能窥见它的真面目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生动的形象,赞美了鸳鸯的坚贞爱情,表达了诗人对忠贞爱情的向往之情。

首句写鸳鸯,“白头”二字点明其特点。“有鸟”以下三句写鸳鸯的生活习性。一雄一雌相互依偎,形影不离。它们不怕人去捕捉,始终在一起,过着和睦的生活。“山果熟时无苦饥,哂彼炎州翠,杀身徒尔为。”意思是说,在深山密林里,山里的果子都成熟了,鸟儿们也不会挨饿,那些在南方炎热的山林中,绿叶繁茂的树叶被砍伐殆尽的鸟儿们,枉自为了一时的生存而牺牲自己。这里用对比手法,写出了鸳鸯生活的美满幸福,也写出了鸳鸯的爱情忠贞不二。

“何如此鸟之智如愚痴,老向林泉谁得窥?”这是最后一句。意思是说,为什么像这鸟儿那样愚蠢?老了还住在树林和水边,谁还能窥见它的真面目呢?这句是诗人的感慨。作者借鸳鸯来抒发自己对忠贞爱情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不详,据《乐府诗集》卷八十七记载:“《双燕离》一篇。晋太康中,尚书令卫瓘尝于洛下舍,夜有双燕降集,因作此歌。”可见此诗当为晋惠帝元康年间所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