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海边沙作堤,人烟两岸草萋萋。
潮归鹅鹳印行迹,雨到枫州沙更白。
沙山缭绕大堤平,故老虚传宰相名。
渔梁晚波牛渡浅,堰口春泥马蹄软。
新水还流旧水声,古人过尽今人行。
青幔红桥几回别,官柳秋风不堪折。
才子辞乡近九重,衔杯堤下动别容。
遥知草诏明光里,沙上空流送别踪。

诗句解析:

  1. 新宁海边沙作堤,人烟两岸草萋萋。
  • “新宁”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名,“海边”表明这是在靠近海边的地方;“沙作堤”即用沙筑成的堤坝,“人烟两岸草萋萋”描述了两岸居民稀少而草木繁茂的景象。
  •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1. 潮归鹅鹳印行迹,雨到枫州沙更白。
  • “潮归鹅鹳”可能暗指某种动物(可能是海鸟)的足迹,“印行迹”表示这些动物的足迹留在了沙滩上。“雨到枫州沙更白”则说明当下雨时,沙滩显得更加干净和洁白。
  • “枫州”是某个地名,可能是一个有美丽风景的地方。
  • “沙更白”强调了雨水给沙滩带来的变化。
  1. 沙山缭绕大堤平,故老虚传宰相名。
  • “沙山缭绕”描绘了沙山环绕的景观,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而“大堤平”则说明堤坝是平的。
  • “故老虚传宰相名”中的“故老”指的是老一辈的人,“虚传宰相名”则是指这些老一辈人的传言被夸大或不实。
  • 这句话可能在表达对某位宰相的传说或误解。
  1. 渔梁晚波牛渡浅,堰口春泥马蹄软。
  • “渔梁晚波”可能是指夕阳下的河流,波光粼粼。“牛渡浅”则说明牛难以过去的地方变得浅显。
  • “堰口春泥马蹄软”中的“春泥”可能指的是春天的泥沙,使马蹄变软。
  1. 新水还流旧水声,古人过尽今人行。
  • “新水还流旧水声”描述了水流的声音,暗示着新旧交替的自然现象。
  • “古人过尽今人行”表达了历史的变迁,古代的人已经离去,而现代人继续前行。
  1. 青幔红桥几回别,官柳秋风不堪折。
  • “青幔”可能指的是装饰有青色布幕的桥梁,“红桥”则是另一种颜色(红色)的桥梁。
  • “几回别”表示多次分别的情景。“官柳”可能指的是官府种植的柳树。
  • “秋风不堪折”意味着秋天的风让人感到凄凉,不适合做离别的动作。
  1. 才子辞乡近九重,衔杯堤下动别容。
  • “才子”指文人学士,“辞乡近九重”则表示这些才子们即将离开家乡,前往皇宫(九重天),可能是一种官职。
  • “衔杯堤下动别容”描述了在河边送别的情景,人们带着酒杯,脸上露出离别的表情。
  1. 遥知草诏明光里,沙上空流送别踪。
  • “草诏明光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名或地点,“草诏”可能是指皇帝发布的文书。
  • “沙上空流送别踪”中的“送别踪”意味着送别的踪迹或痕迹。
  • 整个句子可能在表达诗人对即将离任的才子的深深祝福,希望他能够顺利地完成使命,并期待他的归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海边送别画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情感。从开始的海边沙堤、人烟稀少的草原到逐渐热闹起来的城市生活;从秋雨中的沙洲到春天的堤岸再到秋天的别离,都体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活的变迁。诗中的景色变化与人物情感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丰富的意象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