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搆茆宇,窈窕云萝中。
潜光葆真素,遂此达世踪。
青山列前楹,金飙但鸣松。
听之比竽瑟,玩之若芙蓉。
簪玉岂不华,列戟非凡庸。
重关邈天路,短翮惭排风。
瓢饮颍水渌,邑谢骈氏封。
散帙期道侣,假寐登方蓬。
兹焉遂偃仰,沆瀁应无穷。

【注释】

  1. 草堂:作者在成都所居的别墅。成题(题名):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志:表露志向。
  2. 幽栖:隐居生活。构:建造。茅宇:用茅草盖的房舍,即草堂。
  3. 窈窕:深远的样子。云萝:深山中的云雾。
  4. 潜光:隐晦地显现光芒。葆真素:保持朴素本性。
  5. 遂:通“遂”,成就。达世踪: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6. 楹:屋柱上的横梁。金飙:旋风。鸣松:风声在松林中发出的声音。
  7. 簪玉:插着玉石的头饰,象征富贵。岂华:何其华丽。列戟:陈列的兵器。非凡庸: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8. 重关:重重门扉。邈(miǎo):遥远的样子。天路:通往天界的路途。
  9. 短翮(hé):短小的翅膀。排风:被风吹走,这里比喻飞升。
  10. 瓢饮:喝瓢中的水。颍水:在今河南省境内的大河,源出颍谷,东流至许昌入淮。渌(lù):清澈的水。邑谢:同“邑谢”,指谢安辞官退隐的事。骈氏:指谢安及其家族。封:封爵。
  11. 散帙(zhī):散开书卷,表示闲适读书。期:希望。道侣:志同道合的友人。假寐:暂时入睡。方蓬:方丈之室,这里指书房。
  12. 兹焉:于是、至此。偃仰:躺卧,引申为安逸自得的样子;也形容心情舒畅无拘无束。沆瀁(hàng jiāng):广阔无边的样子。应无穷:与“无有穷”同意,都表示无穷无尽。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诗,抒发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情怀,表现了他的清高脱俗的思想情操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大约作于大历二年(767)。
    开头四句是写草堂建成以后的生活。“幽栖”二字点明隐居,而以“构茆宇”来说明隐居的具体环境,“窈窕云萝中”描写幽居的自然环境。“潜光葆真素”四句是写诗人隐居后的生活情趣。“遂此达世踪”是说诗人隐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青山列前楹”二句是写草堂的周围环境,“听之比竽瑟”三句是说诗人在静听自然声响的同时,也不忘与朋友吟诗作乐,享受生活的乐趣。
    中间六句写草堂周围景物,以及诗人对它们的感受。“簪玉岂不华”四句是写草堂四周景色的优美,“簪玉”喻指华丽的装饰品,“列戟”是古代军队的一种仪仗,“非庸”是说这些景物并不平庸。“重关邈天路”二句写出诗人向往的远大抱负,“短翮惭排风”则表明诗人虽有所作为却仍感惭愧。
    最后四句写诗人的悠闲生活,他喜欢独处,喜欢读书写字,喜欢在大自然中逍遥,喜欢在广阔的天地间遨游,一切都如诗如画,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一切都是那么无穷无尽。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风格恬淡宁静,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