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业久寂寞,济世谁称贤。
赖有肘后书,可拯斯民颠。
亲逢长桑君,饮以上池泉。
置之百一方,洞见五脏偏。
群生欲为阔,夭扎相沿旋。
七粒或见遗,沉疴顿而蠲。
至哉神圣功,可以侔化玄。
中和远莫跻,独与岐黄专。
奈何媢疾者,尚忌良工先。
腠理忽不治,膏肓竟胡痊。
因君感吾衷,示此元命篇。

这首诗是杜甫的《题医师卷》。诗中描绘了一位济世良医的形象,赞扬了他的医术和道德品质。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相业久寂寞,济世谁称贤。

(相业:指医术、技艺等。)

赖有肘后书,可拯斯民颠。

(肘后书:古代名医扁鹊所传下来的医书。)

亲逢长桑君,饮以上池泉。

(长桑君:传说中的仙人。上池泉: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置之百一方,洞见五脏偏。

(百方:各种方法。五脏:中医理论中的五个内脏器官。)

群生欲为阔,夭扎相沿旋。

(夭扎:形容疾病。)

七粒或见遗,沉疴顿而蠲。

(沉疴:长期不愈的疾病。七粒:一种中药的名称。)

至哉神圣功,可以侔化玄。

(至哉:极其崇高。侔:相等。)

中和远莫跻,独与岐黄专。

(中和:中医理论中的中庸之道。岐黄:指黄帝和岐伯的医学理论。)

奈何媢疾者,尚忌良工先。

(媢疾:嫉妒。)

腠理忽不治,膏肓竟胡痊。

(腠理:指皮肤的纹理。膏肓:指病重难治的部位。)

因君感吾衷,示此元命篇。

(因君:因你。感吾衷:感动我的内心。元命篇:即《素问》,这是一本中医理论著作。)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医生的形象,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医术。诗人对他的赞誉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表达了对疾病的无奈和对生命的感慨。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