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那得山阴雪,访戴何时乘兴来。
两地长乖双剑合,百年几共一樽开。
曾怜庾老南楼月,忽睹何郎东阁梅。
抚景怀人更唱和,诗成刻烛让君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此题注意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注意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概括。
首联“海天那得山阴雪,访戴何时乘兴来”。意思是:大海与天空哪能分出山阴的雪?什么时候才能乘兴来访戴?这两句诗是诗人在回忆往昔游赏山阴雪景的情景,也流露出诗人此时孤寂的心情。诗人通过想象来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孤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孤独。
第二联“两地长乖双剑合,百年几共一樽开”。意思是:两地分离长久了,不能像当年那样共同举杯畅饮了。诗人借酒浇愁,以寄情于酒,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孤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的孤独。
第三联“曾怜庾老南楼月,忽睹何郎东阁梅”。意思是:曾经怜爱过庾亮南楼月色的美丽,忽然间看见何逊东阁梅花盛开。诗人用典抒情,庾亮是晋代名门望族庾氏的首领,曾任江州刺史,镇守建康(今南京),他雅爱山水,常登高远眺,赏月赋诗,其《金谷园诗》中有“明月照积雪,朔风起素商”之句。庾亮的《咏梅花》诗中也有“江南有梅花,先发犹未晚”等语。而何逊则是南朝梁代著名的诗人。他任尚书殿中等职时,曾在东府内种下梅花数百株,每当春至百花凋谢之时,这些梅花便傲然绽放,因此人称“何逊红梅”。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来写自己对友人的怀念。
第四联“抚景怀人更唱和,诗成刻烛让君材”。意思是:抚景怀人更唱和,诗成刻烛让君材。诗人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身的孤独。
【答案】
冬孟遣兴兼忆南岩旧游奉酬冲默道人秋日寄怀之作
海天那得山阴雪,访戴何时乘兴来。
两地长乖双剑合,百年几共一樽开。
曾怜庾老南楼月,忽睹何郎东阁梅。
抚景怀人更唱和,诗成刻烛让君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