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策马蓟门游,山色崔嵬护此州。
十二云屯喧鼓吹,寻常虏骑灭旄头。
新编士卒开农亩,旧控关河列戍楼。
共说圣朝事干羽,渔阳战垒已成丘。
蓟门
春风策马蓟门游,山色崔嵬护此州。
十二云屯喧鼓吹,寻常虏骑灭旄头。
新编士卒开农亩,旧控关河列戍楼。
共说圣朝事干羽,渔阳战垒已成丘。
注释:
蓟门:指蓟县的城门,即今北京城北门,古称渔阳郡。
策马:骑马奔驰。
山色崔嵬:形容山势险峻、高耸。
十二云:指十二星宿。
喧鼓:擂鼓助威。
平常:普通。
牧田:放牧牛羊的地方。
戍楼:瞭望敌情的烽火台。
干羽:古代用来象征帝王的权杖和羽毛。这里指代帝王的治理。
赏析:
《蓟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全诗描绘了蓟门壮丽的山川景色、丰富的农业活动以及边疆的紧张态势。诗人通过对蓟门自然风光和军事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安定、边疆稳固的美好愿景。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首句“春风策马蓟门游”,描绘了春天里,骑着马在蓟门游玩的场景。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策马”二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骑马时的轻快与愉悦。而“蓟门游”则让人联想到了历史上的边塞英雄们,他们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英勇的身影。
颔联“山色崔嵬护此州”进一步描绘了蓟门的山水之美。山峦叠嶂,气势磅礴,如同守护着这个城池般。这里的“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陡峭,给人一种雄伟的感觉。而“护此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他希望这些山川能够永远守护着这片土地,让后人也能够享受到这片美景。
颈联“十二云屯喧鼓吹,寻常虏骑灭旄头”则是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十二星宿在天空中聚集在一起,仿佛是在为即将展开的战斗加油鼓劲。而“喧鼓吹”则形象地描绘出了战场上鼓声震天、战旗飘扬的景象。在这里,作者将战斗与大自然的壮观景观相结合,展现了一幅壮美的画卷。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的看法。他认为战争虽然会带来破坏和痛苦,但有时也是必要的。只有通过战争,才能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因此,诗人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战争的理解和同情。
最后两句“新编士卒开农亩,旧控关河列戍楼”继续描绘了蓟门的繁荣景象。在这里,作者提到了“新编士卒开农亩”、“旧控关河列戍楼”。前者描绘了士兵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他们在田间劳作,播下新希望;后者则展示了边疆的坚固防线。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蓟门的自然美和社会繁荣,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和边疆安全的深深忧虑。他认为只有通过国家的繁荣和边疆的稳固,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他呼吁国家领导要重视边疆安全,加强国防建设,以确保国家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整首诗以“蓟门”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战争场景以及社会风貌等元素,展现了蓟门的壮丽景色和繁荣景象。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安定、边疆稳固的美好愿景以及对历史英雄们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