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半百此生多,回首风尘觉梦过。
明月洲前曾指点,丹霞杖底唤蹉跎。
招携有意凌烟浪,扳陟何时上薜萝。
瓶钵悠然丝不挂,去来消息竟如何。

【解析】

“浮生半百此生多,回首风尘觉梦过。”大意是说人生如梦幻,转眼间已到了晚年。

“明月洲前曾指点,丹霞杖底唤蹉跎。”大意是说在明月洲上我曾指点迷津,在丹霞山中我呼唤着岁月的蹉跎。这一句中的关键词是“指点”“唤”,作者通过这两个词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叹。

“招携有意凌烟浪,扳陟何时上薜萝?”这两句话大意是说:你有意攀援,想要越过烟雾缭绕的山峰,登上薛萝峰。其中“招携”指攀援,“凌烟”指云雾缭绕的山峦,“薜萝”是地名,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这里借指庐山。“招携”与“凌烟浪”相呼应,表达了诗人想要攀越险峻高山的意愿,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攀登的渴望。

“瓶钵悠然丝不挂,去来消息竟如何?”大意是说:我现在心静如水,一切名利都抛在脑后,像一根无牵挂的丝线一样飘荡在虚空之中,对于世俗的名利得失毫不在意。

【答案】

(1)“浮生半百此生多”,意谓人生如梦,转眼即逝。“回首风尘觉梦过”,意谓回首往事,恍然如梦。

(2)“明月洲前曾指点,丹霞杖底唤蹉跎”,意谓在明月洲上曾有指引,在丹霞山中有呼唤。“招携有意凌烟浪”,意谓攀援之意,欲凌烟浪,登薛萝山。

(3)“瓶钵悠然丝不挂,去来消息竟如何”,意谓现在心境宁静,一切名利都抛在脑后,像无牵挂的丝线一样飘荡在虚空之中,对于世俗的名利得失毫不在意。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写诗人与澹师离别的情景。首句总提全诗主旨:“浮生半百”,表明自己年岁已高。次句点题:“回首风尘觉梦过”,意谓回想起往日的繁华生活,恍如一场大梦。第三句承二句写景,“明月洲”为地点,“曾指点”为动作,表明自己曾经在此指点江山,感慨万千;“丹霞杖”代指禅杖,“唤蹉跎”为动作,表明曾经在丹霞山中呼唤岁月,慨叹流年。第四句写情,“招携”为动词,“凌烟浪”为动作,表明自己曾经有意攀越险峻的高山;“扳陟”为动词,“上薜萝”为动作,表示自己曾经想攀援至高处以望远山。尾联两句写意,“瓶钵”为名词,“悠然丝不挂”为形容词性短语作定语,“去来消息竟如何”为动词性短语作补语,表明自己现在心静如水,一切名利都抛在脑后,像一根无牵挂的丝线一样飘荡在虚空之中,对于世俗的名利得失毫不在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