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俯眺冶城横,洒酒凌虚醉晓晴。
梁寺烟斜林影澹,钟山瑞霭雪花明。
风流点缀围棋事,凭吊霏微蜡屐情。
缥缈谪仙诗句老,荒台古树自峥嵘。
雪霁登谢公墩
苍茫俯眺冶城横,洒酒凌虚醉晓晴。
梁寺烟斜林影澹,钟山瑞霭雪花明。
风流点缀围棋事,凭吊霏微蜡屐情。
缥缈谪仙诗句老,荒台古树自峥嵘。
译文:
在雪后的清晨,我登上了谢公墩。俯瞰着远方的冶城,它横卧在苍茫的大地上。我在那里饮酒,仿佛置身于虚空之中,沉醉于早晨的阳光之中。
梁寺的烟雾轻轻飘散,树林的影子显得更加淡泊。钟山的瑞气与雪花相互辉映,显得格外明亮。
这里曾经是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他们用围棋来点缀闲暇的时光,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在这里我凭吊那些逝去的岁月,感受着那份淡淡的哀愁。
李白的诗作如《静夜思》,虽然年岁已久,但它的意境却依然飘逸、高远。荒废的台子和古老的树木依旧挺拔耸立,展现出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赏析:
这首诗以“雪霁登谢公墩”为开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着远处的冶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历史的沉淀。这种俯视的姿态给人一种宽广的视野和深远的思考。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谢公墩周边的自然美景。梁寺的烟雾、树林的影子以及钟山的瑞气与雪花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面。这些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景象。
第三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的联系。在这里,他不仅是一个旁观者,更是参与者,他的饮酒和醉眼都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个动作不仅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放松。
第四句转向了历史和文化的层面。诗人提到了梁寺和钟山的历史背景,以及它们与自然景观的互动。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添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让人仿佛穿越到了过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
最后一句则回归到诗人自己,表达了他对李白诗作的思考和感慨。虽然李白的诗作已经年岁久远,但它们仍然飘逸高远,给人以启示和力量。同时,诗人也感叹于荒废的台子和古树依然挺拔,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不屈的精神。
这首诗通过对谢公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文化之深、历史之久和生命之坚。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活、对自然、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