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山人退食馀,紫微十载昼翻书。
玉皇凭几浮香篆,金殿开轩曳绣裾。
万里风烟西粤外,九天雨露北辰居。
翩翩骢马秋声迅,明月相思客梦蘧。
【注释】
姑射山人:指李非熊。姑射,山名。退食:回家休息。紫微:即紫宫,指朝廷或官府。十载:十年。翻书:读书。玉皇:天上玉皇大帝,这里指皇帝。凭几:倚靠几案而坐。浮香篆:点燃香烟。金殿:宫殿,指皇帝的官邸。开轩:打开窗户。曳绣裾:拖曳华丽的衣裙。万里风烟西粤外:千里之外是西粤(今广东一带)。九霄雨露北辰居:天庭的雨露滋润着北斗星君居住之地。翩翩骢马秋声迅:马儿奔驰于秋日的田野上,发出清脆的声音。明月相思客梦蘧:在明亮的月光下思念远方的朋友,梦见他。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清新淡雅的笔墨,绘出了一幅送别的动人场面:一位刚从朝廷归来的侍御李非熊,在归途中与朋友相遇,便相约一同游观姑射山和紫微宫,然后分手。诗中对李非熊的描绘极有情致,尤其是“紫微十载昼翻书”一句,把一个潜心苦读的侍御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首联起笔不凡,点明送别之地——姑射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无龙则静。山中住着一位仙人,名叫姑射山人。“姑射”,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太平寰宇记》载:“姑射山一名姑射台,一名姑射台山,一名姑射台峰。”《列仙传》载:“姑射山有神女居焉,肌肤若冰雪,眉目如画,容色绝俗。”山人隐居于此,过着清静的生活,过着神仙般的生活。“退食馀”,意谓山人饭后无事,闲来无事就读书,可见其恬淡闲适、好学之志。“紫微十载”,“紫微”,指紫微垣,又称紫宫,乃天子所居之处。唐人常以紫微喻帝王,故云:“十载昼翻书”者,谓此山人在紫微宫中潜心攻读,日夜不辍也。
次联写山人归途。“玉皇”,指玉皇大帝,即道教中的玉皇上帝,为三界之主,统御天地间万物。“凭几”,指靠着几案。“浮香篆”,点燃香烟。香烟袅袅上升,缭绕于空中。“金殿”,指皇宫。“开轩”,推开窗户。“曳绣裾”,形容衣服华丽。“九天雨露北辰居”者,意为天上的雨露滋润着北斗星君居住的地方,即天庭。言李非熊归途之上,仰望苍穹,遥想天上仙境。“九天雨露”句,暗寓李非熊此行之目的。李白《赠孟浩然》一诗中有“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句,正与李诗同旨。
三联承上启下,宕开一笔:言李非熊将离开李门,踏上归途。“万里风烟西粤外”,意谓从长安出发,经过万里风烟,到达西粤之外。“西粤”,指今广西一带。唐时以岭南道为西粤,泛称此地为西粤。“九天雨露北辰居”,意谓李非熊将要到达天庭,受到皇帝的恩宠。“九天”,指高空之中。“北辰”,指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极星是皇帝的象征,此处借以指代皇帝。《史记·天官书》曰:“北斗七星,所谓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是也。”北斗七颗星居于北方,故以“北辰居”代指皇帝所在之地。言李非熊将到天庭受皇帝恩宠。
末联写李非熊与友离别之情。“翩翩”,形容马儿轻盈快捷的样子。语出《汉书·扬雄传》:“驷马车骈阗于殿庭之前,駃騠纵横于路原之上。”李白《古风》有“白日黄尘游子悲”句,与此意相近。“骢马”,青黑色马。语出《汉书·武帝纪》:“太初元年……作柏梁,文曰‘耐久兮乐未央’……又作鸾歌八曲,吹笛击筑,又立乐府。”颜师古注曰:“骢马者,青色马也。”此言李非熊将骑马远行。“秋声”,指马行走时蹄子踏地的声音。“迅”,快疾也。马走之声急促,正是诗人惜别之情之表现:友人即将离去,自己却无法挽留。“明月相思”,言月夜之下,李白独处异乡,怀念友人之情感。李白《月下独酌》四首之一中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句,此诗亦用此意。“客梦蘧”,言李白梦见友人已到天庭,而自己还在长安城中,醒来后仍不能见到友人。李白《秋夕旅怀》、《长相思二首》中有“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句,此诗亦用此意。
此首送别诗结构严谨,脉络贯通。起句点明送别之地,交代了送别的时间,为下文作了铺垫。中间两联写山人归途及天庭之行,既写景状物,又叙事抒情。末联写与友人离别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情景相生,语言自然流畅,意境深远含蓄,给人以美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