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策马辞乡邑,落魄天涯几秋色。
凤池昨遇故乡人,不道姓名应不识。
布衣拂却长安尘,相看感叹念情亲。
青春作客无远近,白发从军多苦辛。
以兹失路谁相顾,我向东流子南去。
归梦不离沧海云,边愁远絓青枫树。
枫树丛林隔海天,百年聚散一茫然。
簪缨故旧应谁在,萍梗江湖只自怜。
临歧执袂须倾倒,明朝又别关山道。
心随征雁向斜阳,悉对离忧醉芳草。

【注释】:

少年策马辞乡邑,落魄天涯几秋色。凤池昨遇故乡人,不道姓名应不识。布衣拂却长安尘,相看感叹念情亲。青春作客无远近,白发从军多苦辛。以兹失路谁相顾,我向东流子南去。归梦不离沧海云,边愁远絓青枫树。枫树丛林隔海天,百年聚散一茫然。簪缨故旧应谁在,萍梗江湖只自怜。临歧执袂须倾倒,明朝又别关山道。心随征雁向斜阳,悉对离忧醉芳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长安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故乡的景象和自己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痛苦。

首联“少年策马辞乡邑,落魄天涯几秋色。”描述了诗人离开家乡的情景,以及他所面临的孤独和迷茫。秋天象征着成熟和收获,而诗人却在天涯漂泊,没有归属感,这让他感到失落和孤独。

颔联“凤池昨遇故乡人,不道姓名应不识。”则表现了诗人与故乡人的相遇,以及他们的陌生感。虽然曾经相识,但如今却已经不认识了,这种变化让人感到无奈和悲伤。

诗人用“布衣拂却长安尘,相看感叹念情亲”两句,描绘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布衣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而长安则是繁华的都市,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更加思念故乡。同时,“相看感叹念情亲”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人的怀念之情。

颈联“青春作客无远近,白发从军多苦辛。”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不同阶段的经历。青春时期,他离家在外;年老时,他又从军征战。这两个阶段的艰辛让他感到痛苦和失望。

“以兹失路谁相顾,我向东流子南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来道路的迷茫和无助。他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也不知道谁会关注他。这种孤独和无助让他感到非常难过。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感受和经历,展现了他对未来的恐惧和迷茫。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