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锋火照征衣,几处移家独掩扉。
囊箧萧条吟草在,关河牢落故人稀。
朝来远堠犹传箭,春尽边城未解围。
回首动惊亲舍远,几时孤棹向南归。

【注释】

避乱羊城:避战乱,寄居在羊城。涂探花:指探花郎,即状元。

一从锋火照征衣,几处移家独掩扉。

一从锋火照征衣,几处移家独掩扉。

锋火:战火。“锋火”二字,是说战火的炽烈。移家:迁移家宅。

囊箧萧条吟草在,关河牢落故人稀。

囊箧:装诗稿和书卷等东西的行囊。关河:指家乡的山河。牢落:形容荒凉冷落。

朝来远堠犹传箭,春尽边城未解围。

堠(hòu):古代烽火台,用来侦察敌情。

【赏析】

《避乱羊城寄涂探花》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作品。这首诗写他避战乱来到羊城,寄寓友人,并作此诗以寄意。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但感情沉痛,忧思深挚,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与关切。

开头两句“一从锋火照征衣,几处移家独掩扉”,直接道出了自己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境遇。这两句用笔简洁明快,直截了当地点明了题目中的“避乱”。接着两句又进一步描绘了自己流离失所、孤独凄凉的形象:“囊箧萧条吟草在,关河牢落故人稀。”这里,诗人把自己困居异乡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真切。“囊箧萧条”四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诗人身处乱世之中,囊中空无所有,只好借吟诗来寄托愁闷的心情。“关河牢落故人稀”一句,更深刻地表现了他内心的孤苦和悲凉,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国难当头的社会现实。最后两句“朝来远堠犹传箭,春尽边城未解围”则是对前面两句的深化和发展。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未来之虑,不禁感到忧虑重重。这两句不仅抒发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也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深沉内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更加具有画面感和立体感。如“囊箧萧条吟草在”一句,既写出了诗人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困境,也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怨;而“关河牢落故人稀”一句,则更是把这种孤独、哀怨之情推向了高潮,令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此外,这首诗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意义。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诗,更是一首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诗歌。它通过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避乱羊城寄涂探花》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它既展现了诗人个人的不幸遭遇和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既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也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献资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