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锁猿环事已空,独馀楼阁倚千峰。
南连蓬岛诸天近,北接曹溪一脉通。
好把酒杯消俗虑,休将幻化问前踪。
山灵勿厌频来我,我即邻溪老遁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及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针对全诗内容的具体分析,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艺术手法。
【答案】
译文:我独居高楼,四周是山峦环绕的楼阁。南面的蓬岛近在咫尺,北边的曹溪与这里相通。我要用酒来排解世俗的烦恼,不要将幻化之事追问前因。请你不要厌弃我频频前来,我是那临近溪流的老翁。注释:犀锁猿环事已空:比喻世事已无牵挂。犀,指犀牛;猿,指猴子;环,指玉饰;空,没有。独馀楼阁倚千峰:只有我独自凭栏远望。倚,依傍。千峰,形容山峰多。南连蓬岛诸天近:南面连接着蓬莱仙境(仙界)。蓬岛,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神山;蓬莱,泛指仙山。曹溪一脉通:曹溪寺位于广东潮州,禅宗祖庭。曹溪,指曹溪寺。北接曹溪一脉通:北面连接着曹溪寺。曹溪,泛指佛教寺院。好把酒杯消俗虑:好好地端起酒杯消释世俗的忧虑。好,读hǎo。俗虑,世俗忧愁。休将幻化问前踪:别问那些变幻莫测的事情。休,同”何”,不要。幻化,指虚幻变化的事物。前踪,指前因和前缘。山灵勿厌频来我:请山神不要嫌弃我多次前来。山灵,指山神;来,指来到。我即邻溪老遁翁:我是那临近溪流隐居的老翁。邻溪,指靠近溪流居住的地方,也指隐士;遁,指出家修行;翁,老年的人。赏析:这首七言律诗以咏山中之景,抒发了诗人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高洁情怀和淡泊名利、不问世事的人生态度。
开头两句“犀锁猿环事已空,独余楼阁倚千峰”,写诗人登高远望,只见青山叠翠、层峦耸立,而楼阁则独立于山巅。这两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他面对大自然的壮美景色时那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中间四句“南连蓬岛诸天近,北接曹溪一脉通。好把酒杯消俗虑,休将幻化问前踪”,进一步抒写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感受。诗人说南面是连接蓬莱仙境的群山,北面是曹溪寺,这些地方都是佛门圣地,都与佛教有很深的联系。因此,诗人想要借助饮酒消愁的方式摆脱世俗的烦恼。同时,诗人也告诫自己,不要追根究底去探求那些虚幻的变化事物,而是要安下心来,随遇而安,过着清静无为的生活。
最后两句“山灵勿厌频来我,我即邻溪老遁翁”,是诗人对山神的劝诫。诗人希望山神能够经常来陪陪他,因为他就像那个居住在溪边隐居的老翁一样,过着恬淡的生活,远离红尘俗事。
整首诗构思新颖,意境幽深,既表现出诗人超凡脱俗的隐逸情趣,又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和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