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图逾百尺,突兀倚层空。
人语半天上,鸟飞平地中。
宝轮朝炫日,金铎夜鸣风。
极目乾坤远,川流尽向东。
【注释】
荐福寺塔:唐代著名建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是当时长安城内最高的楼阁式佛塔。
逾百尺:指塔高超过一百余米。
突兀:高耸的样子。层空:指塔直插云天,凌空矗立。
人语半天上:指塔顶人的声音可以传至半天之高。
鸟飞平地中:指在塔下可以看到鸟儿自由飞翔。
炫日:日光灿烂。
金铎:佛教法器名,用以报时、警世或作音乐用。
极目乾坤远:极目四望,目光远眺,看到广阔的天地。
川流尽向东:指黄河从塔下流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荐福寺塔的宏伟景象,以及它在诗人眼中的独特魅力。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充满了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内涵。
首联“浮图逾百尺,突兀倚层空”描绘了荐福寺塔高达百尺,直插云霄,与周围的天空融为一体。这里的“浮图”指的是佛塔,是一种宗教建筑物。
颔联“人语半天上,鸟飞平地中”则是对这一景象的具体化表现。诗人想象着塔顶有人说话的声音,可以传到半空中去;而在塔下,鸟儿则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这两联通过对比,展现了塔的不同侧面,既有其高耸入云的特点,又有其贴近自然的一面。
颈联“宝轮朝炫日,金铎夜鸣风”进一步描绘了荐福寺塔的神奇之处。这里的“宝轮”和“金铎”都是佛教的象征,代表着佛法的庄严和神圣。诗人想象着清晨阳光照耀下,宝轮闪耀;夜晚则伴随着金铎的声音,感受着宁静祥和的氛围。
尾联“极目乾坤远,川流尽向东”则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诗人放眼望去,看到了辽阔的天地,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渺小的宇宙。同时,诗人也注意到了黄河的流向——它从塔下流过,流向东方。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命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荐福寺塔的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诗意的世界。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