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灵台湛碧虚,此身真在水云居。
壶中秋月冰相映,帘外春风草不除。
老鹤枯琴君子操,牙签玉轴圣贤书。
东平未必清如许,俯仰无惭乐有馀。
心迹双清为汧阳王作
一片灵台湛碧虚,此身真在水云居。
壶中秋月冰相映,帘外春风草不除。
老鹤枯琴君子操,牙签玉轴圣贤书。
东平未必清如许,俯仰无惭乐有馀。
注释:
- 心迹双清:形容心境高洁。
- 一片灵台:指心胸广阔如明净的湖面。
- 湛碧虚:深蓝色的虚空。
- 此身:自己。
- 水云居:比喻像在水云之间居住一般。
- 壶中秋月冰相映:用“壶中”和“中秋之月”比喻自己的心地光明磊落。
- 帘外春风草不除:比喻外界的浮华与诱惑无法干扰内心的平静。
- 老鹤枯琴:比喻自己如同一只老鹤,虽然年岁已高,但依旧保持着坚韧和高洁。
- 君子操:指君子的行为操守。
- 牙签玉轴圣贤书:比喻阅读了许多圣贤的经典著作。
- 东平未必清如许:表示即使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不完美,但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清净。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描绘内心世界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心灵状态,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首句“心迹双清为汧阳王作”,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心迹双清,为汧阳王所作。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心态,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在第二联,诗人用“壶中秋月冰相映,帘外春风草不除”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清明和宁静。这里的“壶中秋月”和“帘外春风”都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心境的象征,而“冰相映”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清明和坚毅。
第三联中的“老鹤枯琴君子操,牙签玉轴圣贤书”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老鹤”和“君子操”都是诗人用来比喻自己人格特质的象征,而“牙签玉轴圣贤书”则代表了诗人所追求的知识境界。
尾联的“东平未必清如许,俯仰无惭乐有馀”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反问句,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纷扰的世界,但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清净和满足。这种超脱的境界正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