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平陵已夕阳,当年槐树尚成行。
高原西下岐山迥,曲泊东连渭水长。
隧道衣冠藏汉武,居人箫鼓祀商汤。
伤心往事皆陈迹,莫怪青山笑客忙。
暮至兴平
驻马平陵已夕阳,当年槐树尚成行。
高原西下岐山迥,曲泊东连渭水长。
隧道衣冠藏汉武,居人箫鼓祀商汤。
伤心往事皆陈迹,莫怪青山笑客忙。
注释:
- 暮至兴平:傍晚时分到达了兴平。
- 驻马平陵:在兴平的平原上停下马来观看。
- 当年槐树:指当年曾经种下的槐树已经长大了。
- 高原西下岐山迥:高原向西延伸下去,岐山显得更加遥远。
- 曲泊东连渭水长:曲泊(可能是指湖泊或河流)向东与渭水相连。
- 隧道衣冠藏汉武:隧道内隐藏了许多穿着官服的人,他们可能是汉朝的官员。
- 居人箫鼓祀商汤: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用箫鼓来祭祀商朝的开国君主汤。
- 伤心往事皆陈迹:让人感到伤心的事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 莫怪青山笑客忙:不要奇怪青山会嘲笑游客忙碌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兴平景色和历史的诗作。首句“暮至兴平”设定了时间和地点,诗人在傍晚时分到达了兴平。接着,诗人以“当年槐树尚成行”来表达时光流转,物是人非之感。第二句“高原西下岐山迥”描绘了高原的西侧和岐山之间的广阔场景。第三句“曲泊东连渭水长”则描述了曲泊与渭水的连接,给人一种河流蜿蜒、水流悠长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历史和文化,“隧道衣冠藏汉武”指的是隧道内藏着许多穿官服的人,这些人很可能是汉朝的官员。而“居人箫鼓祀商汤”则是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在祭祀商朝的开国君主汤。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兴平的历史背景,也反映了当地人民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
最后两句“伤心往事皆陈迹,莫怪青山笑客忙”,则是抒发了一种感慨。诗人感叹那些令人伤心的事情已经成了过去,不必再为它们烦恼。同时,他也幽默地表示自己并不奇怪青山会对游客的忙碌身影微笑,因为青山似乎已经习惯了游客的存在。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也展现了他的豁达和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