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承优诏出咸京,为爱三峰画不成。
红日捧来仙掌近,白云飞尽佛头晴。
城边草色连天远,树底河流入望平。
吟料满前撩逸兴,应怜诗思自然成。
【注释】
予至华阴因忆唐人崔颢诗韵辄和一首大方家见之幸勿卢胡:我来到华阴就想起唐朝诗人崔颢的诗,他的诗很美,所以我就用这首诗作为酬答。大方家:对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的敬称。卢胡:指乐器,即琵琶。
喜承优诏出咸京,为爱三峰画不成:我高兴地接受朝廷的好意,离开洛阳(咸京)去京城长安任职。三峰:山名,在今陕西省渭南县北,华山支脉。
红日捧来仙掌近,白云飞尽佛头晴:太阳像捧着一个红色的仙人手掌一样,把天空照得明亮;白云飘走了,露出佛头一样的山峰。
城边草色连天远,树底河流入望平:城墙边的草绿得很茂密,一直延伸到远方;河里的水清澈,倒映着两岸的树木。
吟料满前撩逸兴,应怜诗思自然成:我坐在江边吟诗,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兴起,觉得写诗是那样的自然。吟料:这里指吟咏的内容。
【赏析】
此诗首联“喜承优诏出咸京,为爱三峰画不成”二句,点明诗人被召入长安的原因:一则是因为自己曾得到过皇帝的赏识,二则也是因为喜欢华山三峰的景色。颔联“红日捧来仙掌近,白云飞尽佛头晴”两句,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旭日初升,阳光如一柄红色巨大的手杖托起了高高的天空,而云彩却已经飞逝而去,使佛头般的山峰显得更加清晰明朗,这既是对华山三峰的生动描写,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美好憧憬。颈联“城边草色连天远,树底河流入望平”,以“草色”、“河水”为画面主体,用“连天远”、“入望平”两个词修饰描绘,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呈现于读者眼前,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恬静的心态。尾联“吟料满前撩逸兴,应怜诗思自然成”,既表明了诗人在大自然美景的熏陶下,灵感顿生,诗兴勃发,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自然流露和天成天就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清新、自然、流畅,意境优美、清新脱俗,充满了生活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