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罢紫桐琴,良宵成独坐。
嫦娥似赏音,流光时照我。

【题解】

杂画,即《杂画歌》。此诗以理琴为引,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把月夜清辉喻为琴声,把嫦娥比喻为知音,借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是一首抒情诗。

【注释】

紫桐:紫色的梧桐树,古人以为梧桐树有文彩,能变化为凤凰等吉祥之物。

良宵:美好的夜晚。

赏音:赏识音乐的人。

流光:指日月的光线,这里指月光。

【赏析】

首句“理罢紫桐琴”,意谓在深夜里,诗人抚琴而坐,将琴弦理顺,调准音律。

二句“良宵成独坐”,“良宵”,美好时光。诗人独坐,自弹自唱,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之中。“成”字,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

三句“嫦娥似赏音”,“嫦娥”,月宫仙子。诗人想象,月亮中的美丽仙女似在欣赏自己的琴声。“似”字,写出了诗人的想象。

四句“流光时照我”,诗人抚琴而歌,月光照在自己身上,仿佛是月亮中的嫦娥在欣赏他的琴声。“时”字和“照”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这首诗用“理琴”起兴,以月夜良宵为背景,抒写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诗中的“紫桐”、“良宵”、“赏音”、“月”等关键词都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