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楼西畔桂堂东,孔雀屏开烛影红。
今日窅然忘此景,野花黄蝶领春风。
【注释】
画楼西畔桂堂东:画楼,即彩绘的楼阁;西畔,西边;桂堂,即桂花树旁的大厅。
孔雀屏开烛影红:孔雀屏,用孔雀羽毛做成的屏风;烛影,烛台的影子;红,红色。
今日窅然忘此景:窅然,形容心情恍惚、茫然若失的样子;此景,指眼前的景色。
野花黄蝶领春风:野花,指田野里盛开的花;黄蝶,黄色的蝴蝶;领,引领,带领,此处指引领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妇之诗。诗人在怀念亡妇时,思绪万千,感慨不已,但又不能把这种复杂的感情完全倾吐出来。他巧妙地采用了“集句”的方式,把许多有关亡妇的景物和情景都集中起来,通过联想和想象,表达对亡妻的追思与哀伤。
首句中的“画楼西畔”,点明亡妇生前居住的地方——画楼。画楼是古代女子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以精美的彩绘装饰,非常美丽。这里说“西畔”是说画楼的位置。而“桂堂东”则表明了亡妇的居处,即位于画楼的东南方向,靠近桂花树的大厅。这一句通过“西畔”和“东”的对比,突出了画楼的位置和环境。接着,诗人又描绘出一幅画面:画楼上的彩绘屏风打开,烛台上的火光映照出美丽的影子。这一句既描写了画楼的外观,也烘托出了亡妇生前的生活氛围。
第二句中,“孔雀屏”是画楼中的一个装饰物,用孔雀羽毛做成的屏子,色彩鲜艳,非常漂亮。“烛影红”则形容烛光的光辉,使屏风上的色彩更加艳丽。这一句通过对“孔雀屏”和“烛影红”的描写,进一步衬托了画楼的美丽和豪华。同时,这一联也通过颜色和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意境,为下面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第三句“今日”,则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不仅承接上一句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中,而且也预示着诗人将对亡妇的回忆和思念进行延续。这里的“今日”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回应,也是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的延伸。同时,这一联还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
第四句“今日”,再次出现,但这次却带有一种迷茫和困惑的感觉。这是因为诗人已经离开了原来的生活圈子,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而在这里,他又遇到了一些新的景物和情景,如“野花黄”,以及“春风吹过”等。这些新的场景和新的感受与诗人过去的生活环境和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诗人感到有些恍惚和茫然,仿佛忘记了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情,也忘记了自己曾经拥有过的一切。这一句通过对当前环境的描绘和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诗人以“野花黄蝶领春风”来结束全诗。这里的“野花”和“黄蝶”分别象征着自然和生命力。它们代表着大自然的美和春天的到来。而“领春风”则暗示着这些自然现象给诗人带来了愉悦的心情和美好的记忆。然而,由于诗人已经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和妻子,失去了往日的快乐和宁静,所以这些美好的景象也无法让他产生共鸣。因此,他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感受着这些美好的景象,而无法真正地融入到这个世界中去。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哀伤。同时,它也揭示了人世间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通过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他对社会现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