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一元化,二气乃屈伸。
万物生其间,悉含天地仁。
虎狼之父子,蜂蚁之君臣。
雎鸠之夫妇,鸿雁之主宾。
物且具人性,愧此蚩蚩民。
谁知禽与兽,亦能出其伦。
禽中则有凤,兽中亦有麟。
人而反乎此,焉用名为人。
【注释】
感寓:感慨寄托。二气:天地间阴阳之气。屈伸:指万物的生长收藏。物且具人性,愧此蚩蚩民:万物皆有其性情,而我这些凡人却自谦为鄙陋之民。禽中则有凤,兽中亦有麟:比喻贤能的人就像凤凰、麒麟一样出类拔萃。人而反乎此,焉用名为人:人类反而不如这些禽兽,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称为“人”。
【赏析】
本诗是一篇寓言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万物生灵,来表现诗人对人类社会的批评和否定。
首句“茫茫一元化”,意思是说天地之间充满了混沌未分的状态。这一句是全诗的概括性描写。次句“二气乃屈伸”,意思是说万物生长收藏的过程就是二气交替变化的过程。这是对前一句的解释和补充。第三句“万物生其间”,意思是说在这样一个混沌状态之中,万物都在生长、收藏的过程中生存着。第四句“悉含天地仁”,意思是说万物都蕴含着天地的仁义道德。第五句“虎狼之父子”到第八句“雎鸠之夫妇”,都是以动物作比,说明世间万物都有其各自的本性,都有自己的君臣、夫妻关系。第九句“物且具人性”,则是对前面八句的具体说明,指出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的本性。第十句“愧此蚩蚩民”,意思是说自己这些凡夫俗子,自谦为鄙陋之民,愧对万物。第十一句“谁知禽与兽”,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意思是说人们往往只看到那些外表丑陋、行为卑劣的禽、兽,而忽略了那些外表美丽、行为高尚的鸟、鱼。第十二句“亦能出其伦”,意思是说这些禽兽虽然外表丑陋、行为卑劣,但它们也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品德。最后两句“禽中则有凤,兽中亦有麟”,则是对整个前九句的总结。意思是说虽然世上的禽兽外表丑陋、行为卑劣,但也有一些像凤凰、麒麟那样出类拔萃的人物。尾句“人而反乎此,焉用名为人”,则是全诗的结论。意思是说如果世人都能像禽、兽那样,摆脱人类的虚荣心和虚伪的道德观念,那么人类又何必要把自己称为“人”呢?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类世界的深刻反思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