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抚云泉,神明钦厥德。
大舜鼓南薰,斯民愠皆绝。
谁云古乐淡,清和见天则。
曾闻凤格韶,感应妙难测。
吁嗟后世人,淫声相蛊惑。
唐皇亲羯鼓,梨园乐无极。
霓裳欲何为,一舞遂亡国。
我耳厌喧阗,端居守渊默。
窗前披乐书,古道已荆棘。

诗句解读

伏羲抚云泉,神明钦厥德。

  • 伏羲: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是华夏民族的始祖。
  • 抚:抚摸、抚摩。
  • 云泉:云雾缭绕的泉水,形容景色优美。
  • 神明:神灵。
  • 钦:尊敬。
  • 厥德:指他的德行。

大舜鼓南薰,斯民愠皆绝。

  • 大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相传治理洪水有功。
  • 鼓:敲击。
  • 南薰:南方的风和日丽。
  • 斯民:这里的百姓。
  • 愠:愤怒,不满。
  • 绝:断绝。

谁云古乐淡,清和见天则。

  • 谁云:谁说。
  • 古乐:古代的音乐。
  • 淡:清淡,不浓重。
  • 清和:清新和谐。
  • 见:显现、表现。
  • 天则:自然的规律。

曾闻凤格韶,感应妙难测。

  • 曾闻:曾经听说。
  • 凤格韶:凤凰鸣叫的乐曲。
  • 感应:相互影响,触动。
  • 妙:神奇。
  • 难测:难以预测。

吁嗟后世人,淫声相蛊惑。

  • 吁嗟:叹息。
  • 后:后来。
  • 世:世间。
  • 人:人们。
  • 淫声:庸俗、淫荡的声音。
  • 相蛊惑:互相迷惑,蛊惑指用妖言异语使人心惑。

唐皇亲羯鼓,梨园乐无极。

  • 唐皇:唐朝皇帝。
  • 亲:亲近,宠爱。
  • 羯鼓: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
  • 梨园:唐代皇家音乐机构,此处泛指宫廷音乐。
  • 乐无极:音乐无穷无尽。

霓裳欲何为,一舞遂亡国。

  • 霓裳:唐代歌舞曲名,后泛指华丽服饰及舞蹈。
  • 欲何为:想要做什么。
  • 一舞:一次舞蹈。
  • 遂:于是,就。
  • 亡国:灭亡国家。

我耳厌喧阗,端居守渊默。

  • 厌:厌倦,厌恶。
  • 喧阗:嘈杂、喧闹。
  • 端居:静坐独处。
  • 守渊默:守在深渊般沉默的地方。

窗前披乐书,古道已荆棘。

  • 窗前:在窗户边阅读乐书。
  • 披:浏览阅读。
  • 乐书:《诗经》的简称,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
  • 古道:古老的道路。
  • 荆棘:长满刺的植物,比喻困难或险恶的环境。

译文与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对古代神话人物伏羲、大舜等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纯朴音乐的赞美以及对现代社会中庸俗音乐的批评。通过对比古代与现代的音乐,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代社会中音乐堕落的忧虑。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而深刻,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