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龟曾出洛,凤凰亦鸣岐。
灵物岂虚来,解后文明时。
羲文既以远,元气日以衰。
虽有麟与凤,致之者为谁。
嗟嗟仲尼氏,栖栖良足悲。
获麟竟遭毙,识者空涟洏。
嗤彼五胡世,祯祥何所期。
苍麟驾鼓车,天道真嗤嗤。
【注释】
- 感寓:寄托之意。
- 神龟曾出洛,凤凰亦鸣岐。灵物岂虚来,解后文明时:传说在洛邑(今河南洛阳)有一只神龟,在洛水边出现;在陕西歧山(今凤翔县境)有凤凰鸣叫。灵物难道是凭空而来?只有到了文化发达的时代,才会有这些祥瑞的征兆。
- 羲文既以远,元气日以衰:古代帝王的功绩和文章,已经远离了。天地之间的元气逐渐衰败。
- 虽有麟与凤,致之者为谁:虽然有麒麟与凤凰这样的吉祥物出现,但是是谁把它们带来呢?
- 嗟嗟仲尼氏,栖栖良足悲:孔子(名丘,字仲尼)感叹自己一生奔波劳累,实在是令人悲伤。
- 获麟竟遭毙,识者空涟洏:鲁哀公十四年(前489),鲁国猎获麒麟而遭到杀害。当时懂得此事的人感到十分悲哀。
- 嗤彼五胡世,祯祥何所期:讥笑五胡乱华的时代,为什么还有吉祥的东西出现呢?
- 苍麟驾鼓车,天道真嗤嗤:苍麟(麒麟的一种)驾车,用鼓车载着,真是天意嘲笑啊!
【赏析】
此诗借对“麟”与“凤”的出现,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及对历史变迁的认识。首联点出“麟”、“凤”出现的时间和地点。颔联写“麟”、“凤”出现的原因,即只有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才会出现祥瑞的现象。颈联进一步指出,即使出现了祥瑞,但最终也是被人们遗忘。尾联则通过讽刺五胡乱华时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历史变迁的认识。全诗通过对“麟”与“凤”的出现及其原因的分析,以及对现实的讽刺,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认识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