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为君子,君子喻于义。
为恶为小人,小人喻于利。
所思既不同,善恶岂相类。
义利自两途,理欲所由异。
譬之食饮然,而各有所嗜。
恶臭与馨香,伊人自知味。
吁嗟义利间,慎无迷厥志。
北轲有法言,君子所当识。
”`md
为善为君子,君子喻于义。为恶为小人,小人喻于利。
译文:
- “为善为君子”和”为恶为小人”是两种不同的行为态度,”君子”和”小人”在这里指的是道德高尚的人与品行恶劣的人。这句话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指出善行源于内心的道德观念,恶行则出于私欲驱动。
- “君子喻于义”和“小人喻于利”反映了人们行事的出发点不同,君子以道义为重,而小人则只考虑个人利益。
所思既不同,善恶岂相类。
译文:
- “所思”和”善恶”分别指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标准,”岂相类”表示这两种标准截然不同,无法相提并论。这表达了作者对人们行为准则差异性的深刻洞察。
义利自两途,理欲所由异。
译文:
- 这里的“义”代表正义或正确的道路,“利”代表私利或错误的道路。”自两途”说明义利各有其路径,互不相通。”理欲所由异”指出了理(道理)和欲(欲望)之间存在根本性的差异,暗示着追求正确与错误之间的矛盾。
譬之食饮然,而各有所嗜。臭恶臭乎,伊人自知味。
译文:
- 将食物比喻为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这里通过比较食物的味道来表达人们对事物有不同的喜好和偏好,就像气味一样,只有自己才能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吁嗟义利间,慎无迷厥志。
译文:
- 在追求义和利的冲突中,要谨慎不要迷失自己的志向。这句是对那些在道德与利益之间摇摆不定的人的一种警告,强调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仰是非常重要的。
北轲有法言,君子所当识。
译文:
- “北轲”可能是指古代文献或经典,”法言”即法律的言论、指导原则。这是对君子应有的认识和学习的态度的总结,强调君子应该遵循正确的指导原则行事。
- 这首诗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在复杂环境中坚守原则的必要性。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有清晰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避免被外界诱惑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