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相鲁君,鲁人兴谤辞。
子产听郑政,郑人亦毁之。
赤心苦不同,黄口任瑕疵。
贤圣且不免,吾人莫嗟咨。
周公古元圣,流言乃相欺。
向非天动威,成王终见疑。
所以明哲士,修身日孳孳。
谤言虽百端,而吾自坦夷。
譬之伤日月,指斥靡不为。
安知日月光,万古焉能亏。
【注释】
感寓:抒发怀抱。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孔子相鲁君时,鲁国人兴谤言;子产听任郑国政事,郑国人亦毁之。赤心苦不同,黄口任瑕疵。贤圣且不免,吾人莫嗟咨。周公古元圣,流言乃相欺。向非天动威,成王终见疑。所以明哲士,修身日孳孳。谤言虽百端,而吾自坦夷。譬之伤日月,指斥靡不为。安知日月光,万古焉能亏。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咏怀的七言绝句。诗人借“日月”喻圣贤与奸佞,说明贤圣难免被毁谤,但只要自己保持清白,诽谤终究不能伤害到自己的。
第一、二句写仲尼(孔子)在鲁国受到诋毁,子产在郑国受到指责。第三、四句用比喻说明,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免遭毁谤,而我们这些人又何必感到忧虑叹息呢?第五、六句写古时候的周公(周公旦),也曾遭受流言蜚语的攻击,然而他最终还是得到了成王的信任。最后两句说,因此明智的人应该像周公那样,每天不断地努力修行自我。即使有千种万种的毁谤,也不应该动摇自己的信心。第七、八句写太阳(太阳)、月亮,虽然遭到许多毁谤,却仍然光明灿烂,永远不会被毁损。这两句话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表明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应保持一颗正直无私的心。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遭遇的豁达态度和对于真理的坚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