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何崔嵬,浑融出天匠。
百二古称雄,封疆今独壮。
高于列雉城,秀比施屏障。
导骑俾暂休,肩舆聊一上。
霏岚湿我衣,落絮沾行仗。
峰峦露晓晴,乾坤正春酿。
山鸟自和鸣,山花亦争放。
山溜讶琴鸣,山云若潮涨。
崚嶒倦跻攀,佳丽足瞻望。
悠悠引旆旌,浩浩牵情况。
遥看泰华峰,真乃丈人行。
咫尺近星辰,分明履蓬阆。
俯察白云低,遐观清渭漾。
高兴入微茫,新诗给酬倡。
薄暮始言归,赏心讵能忘。
山灵肯爽盟,岁岁期相访。
【注】
- 崔嵬(cuí),高耸的样子。
- 浑融:混一,融合,这里指山峰与天匠融为一体。
- 百二:形容山势险要,如百二关。
- 封疆:边界的屏障。
- 雉城:古代天子宫城的外城。
- 施屏障:布置屏障。
- 肩舆:轿子。
- 霏岚:细雨飘洒貌。
- 乾坤:天地。
- 泰华:泰山和华山。
- 丈人行:老人行走的样子。
- 咫尺:形容很近。
- 履蓬阆:行走在蓬莱仙境。
- 俯察:从高处向下看。
- 遐观:远望。
- 高兴:快乐。
- 微茫:模糊不清。
- 新诗:新的诗文或诗句。
- 薄暮:傍晚。
- 山灵:山神。这里指大自然。
- 爽盟:诚恳相约。
【赏析】
此为登泰山而作,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赞美之情,同时抒发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自然的领悟。
首联写泰山之高,气势磅礴。
第二联写泰山的险要和壮丽。
第三联写登山者的感受,他看到了泰山的高峻与壮美。
第四联进一步描绘泰山的美景和登山者的心情。
第五至九联写登山者在山顶所见的景色和所感所悟。
第十联写登山者的归途,以及他对大自然的感慨和期待。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登山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