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凤衔书出九重,圣恩如海遍寰中。
江山清昼风烟散,天地回春草木同。
二月迅雷惊蛰腐,一时膏雨起疲癊。
臣民欢忭将何补,万岁千秋祝华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乙巳仲春七日闻颁宽恤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彩凤衔书,象征着皇帝的诏书。诏书从九重天传下来,意味着圣恩如海,普降人间。

圣恩浩荡,如同海水般广阔,弥漫在寰中,即整个天下。

江山清昼,指晴朗的白天,风烟散开,意味着天气转暖,万物复苏。天地回春,草木同生,象征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二月迅雷,二月间突然刮起了大风,雷声隆隆,这是自然界的一次大变化,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春耕和农事活动。

膏雨,是春天的一场及时雨,滋润着大地,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同时也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一时膏雨,即这场及时雨来得正是时候,恰到好处地满足了农事的需求,为农民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疲癊,是指病弱的人,膏雨带来的雨水缓解了他们的疾苦,使他们能够恢复健康,重新投入到农事活动中去。

臣民欢忭,即百姓们欢欣鼓舞,对新颁布的政策感到高兴和满意。他们将这份喜悦传递给每一个人,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时刻。

将何补,意为这份喜悦和满意能带给我们什么?但我们可以想象,这份喜悦和满足将激励我们继续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万岁千秋,即祝愿国家的长久繁荣昌盛,永葆辉煌。同时,也希望这份喜悦和满意能够延续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宪宗即位之初,颁布诏令宽减赋税的盛况。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富有节奏的语言,展现了一个繁荣、安定的盛世景象。

诗的开头两句以彩凤衔书的形式,传达了皇帝诏书的内容。诏书从九重天传来,代表着圣恩如海,普降人间,象征着国泰民安、政治清明。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进一步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期待。

第二联“江山清昼风烟散”与“天地回春草木同”,分别描绘了晴朗的白天、风烟散开的景象以及大地回春、草木生长的情景,象征着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万物复苏。

第三联“二月迅雷惊蛰腐”与“一时膏雨起疲癊”,则分别描绘了二月间突然刮起大风、雷声隆隆的场景以及及时雨的到来,为农事提供滋润、缓解了人民的疾苦。

最后两联“臣民欢忭将何补,万岁千秋祝华嵩”,表达了百姓们对新政的喜悦和满意之情,同时祝愿国家长久繁荣昌盛。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